山西郑氏吧
关注: 23 贴子: 102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
    郑銮 嘉靖辛卯科 郑行简 任长山县主簿 郑邦淸:汝阳县敎谕 郑邦彦 居靑山下秉心质直操修端洁博通今古不乐仕进常言异端害正佛氏为最戒训阖族力辟沙门敎训三子俱登仕籍至今郑氏不信用浮屠法 郑畏天:同官县主簿、 郑事天:西苑马寺监正有传 郑戴天:左云县敎谕 郑文熺:武鄕县敎谕、 郑常经:以子王弻官、赠文林郎、 郑士学(潘家峪)妻胡氏孀居六十年能孝继姑节 郑本深(潘家峪)妻王氏廿六孀居家甚贫节不移 郑德成(河边村)妻曲氏 郑基
  • 0
    三五公生子七人,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万七等兄弟七人,均是七十一世祖。万一公和万七公,徙居英山闻家冲。时值元朝暴政,民不聊生。万一公和万七公魂归大梦后,其子将二公合葬闻家冲蛇形地。万一公其子有六:添 荣、元安、元太、元禛、元祥、小山。兄弟六人由英山迁往霍山道士冲。人文尉起,遍及新店河、黑石渡、道士冲、马家坊、良善铺、漫水河、胡家山等地。万七公之子君宝公率子时亨公由西路出金寨两河,走到
  • 0
    五台郑氏
    同名大多 12-22
  • 0
    山西平阳府翼城(今临汾)郑溥、郑文朝、熙朝、郑友逊、友直、友志的后人有没有? 郑溥在元朝初年做过山西库大使,后入籍翼城县。 山西有谁家在供奉以上祖先?
  • 1
    在今山东费县城东,有一支很早的郑氏,这是郑国建立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邴”(即今山东费县城东18里)的地方,作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员驻守,郑国灭亡后,也以国为姓,成了山东早期的郑氏。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郑国(即郑邦)应为该支。邴地因在鲁国,郑氏故又称“鲁人”,就地繁衍,即为东郑。 山东之郑氏,距今山东费城东18里“邴
  • 3
    [编辑本段]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   郑国,别名奠国,国君为姬姓,伯爵。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号称新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这是郑国历
  • 3
    2012-04
    且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尊祖敬宗人有同心然相同者心而不的相同者势也即以家谱一事言之箸缨之族刻印成秩以传后世于百载下本宗支庶秩秩然也诗礼之家誊写成本即上溯数十世亦在可考惟有氓蔗世之读书人或读书目仅识丁当时忽略后将前辈之绝者不知谁嗣迁者不知和往待有读书人起上溯无由遂将近代高曾数世叙成一纸亦名家谱此乃势使之然也我郑氏世愈久而人愈众则散处之地方或远或近或他州县到处有人之一问家谱各处皆有或刻印成秩或誊写成本亦
  • 1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 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   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
  • 1
    郑氏谱序 且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尊祖敬宗人有同心然相同者心而不同者势也即以家谱一事言之簪缨之族刻印成秩以传后世千百载下本宗支庶秩秩然也诗礼之家誊写成本即上溯数十世亦在可考惟有氓蔗世乏读书人或读书目仅识丁当时忽略后将前辈之绝者不知谁嗣迁者不知何往待有读书人起上溯无由遂将近代高曾数世叙成一纸亦名家谱此乃势使之然也我郑氏世愈久而人愈众人众则散处之地方或近或远或他州县到处有之一问家谱各处皆有或刻印成秩或誊
    QQ是巧合 11-16
  • 2
    我祖籍是那里的,现在跟老家完全没有联系,很想找人问一下辈分排行的事。
    10-4
  • 0
    2014-09
    这个吧好冷清啊!
    9-4
  • 12
    郑邦彦,五台青山人。秉心质直,操修端洁,博通古今,不乐仕进。尝言异端害正,佛氏为最,诫训合族,力辟沙门。至今郑氏不信用浮屠法。 青山瑙:海拔一千五百五十七米,面积十一平方公里,山之东麓为小王村、西马村。
  • 0
    郑氏汇论坛 http://52zsl.com 成功运行,欢迎光临论坛
    晋之韵 5-25
  • 0
    中国五台人论坛www.5tairen.com/index.php?m=bbs&cateid=1
  • 3
    )明朝洪武初年保德州辖现在保德县和河曲县。五台张家庄《康氏族谱》提到祖先迁自:“保德州火山龙凤坡”,五台小王村《郑氏族谱》中提到祖上迁自“保德州火山龙凤坡西立村”。可以确定的是“火山”指的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曲县,我可以把范围缩小到现河曲县来寻找“保德州火山龙凤坡”,河曲“火山”得名于境内有火山,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设“火山军”,现在的“火山村”就在今河曲旧县乡辖区内。 (二)“龙凤坡”的地名已经散佚多年
  • 1
    黄骅郑氏述考_郑吧_百度贴吧转自:http://tieba.baidu.com/f?kz=267591806#0-tieba-1-15293-7eff13ea8d
  • 4
    秦汉及唐宋以来,郑氏代有达人,世系失考,而始迁黄县之祖,郑将军,逸其名
  • 3
    郑氏文化,郑氏宗亲的脊梁,我们郑氏宗亲有责任有义务发扬光大; 郑氏家族,郑氏宗亲的资源,我们郑氏宗亲需要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发展郑氏事业,立志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再立新功!
  • 0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149038165_0_1.html
  • 1
     同郡蔡景和氏年三十余性资明敏仪矩洁修居于郡城东北厢近郑魏王故第王在宋时以甘盘旧学身相理宗端平之政号称元祜今其园池废为墟市而犹以郑氏得名景和居其间有冠带之遗风当海宇清平晏然自适泛观经史究古人立言行事而有得焉踵门谓予曰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谂其是非而取舎之吾未之能也窃有志焉将以去非名轩可乎予应之曰可哉夫人之生也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五常之徳莫不具焉浑然至善而无有驳杂也大中至正而无有偏倚也初何是非之云哉自世学不明
    山西郑氏 12-28
  • 4
    居住在陈、宋两地之间的鲁公之后。鲁公之子琚,仕魏为大夫;琚公之子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无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携范雎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随父降赵,而继续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为庶民;徽公长子昌,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郑韩王,为楚守,汉王刘邦二年降汉。 居住在陈、宋两地之间的鲁公之后。鲁公之子琚,仕魏为大
    山西郑氏 12-28
  • 1
    虑虒山,在县治西北十五里王村之西。土名芦虎山,状如伏虎。山麓小王村出泉曰伏虎泉,即虑虒河发源之地。秦汉初置虑虒县,因此山此河而命名,固县治之权舆也。(按《一统志》:虑虒山在五台县西北十五里,下有伏虎泉。旧志不知虑虒系山名,於虑虒河发源之处称为小王村山,又别列芦虎山,而曰状如伏虎。盖初作志时,村学究所为也。今依《一统志》改正之,芦虎字疑本系虑虒之讹。)
    山西郑氏 12-28
  • 0
    太原府属五州二十县。其迳属府者十三县,平定州属乐平一县,忻州属定襄一县,代州属五台、繁峙、崞县三县,岢岚州属兴、岚二县,保德州无所属。此前明旧制也。府属散州,散州属县,而仍统属於府。国初尚沿此制。故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於康熙丙辰中式之杨瑷枝、戊戌中式之郑(山+喜),注其籍贯,皆曰山西布政司太原府代州五台县人。至雍正二年,更定府州之制,升忻、代、平定、保德为直隶州,以寿阳、盂县益平定,以静乐益忻州,以
    山西郑氏 12-28
  • 0
    不知道有没有郑氏宗亲
    山西郑氏 12-27
  • 7
    郑氏三公 荥阳城东南角檀山脚下、郑上路与310国道交会处的三角地带,郑桓公与儿子郑武公、孙子郑庄公雕像目视东方,脚步沉稳,自关中走来中原,落脚在荥阳的大地上。河南荥阳是郑氏发源地,全球目前有1200万郑氏后裔,分布在美国、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分别被郑氏后裔称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郑氏三公”。郑氏三公紫铜雕像高28.1米,于2004年10月29日在荥阳
  • 5
    关于入会(编者注:入山西郑氏宗亲会)一事并非不积极,而是不知道组织入会后到底要干什么?如何干?如何参与言论见证?海内外郑家入会互动、发展?荥阳会想干啥?深圳总会想干啥?地方会该如何(操作)? 2009.02.1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