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 62,735 贴子: 329,435

读圣贤书,让大道行

  • 目录:
  • 国学
  • 9
    孔子不是向老子问礼了吗?难道没有解决问题,转而“求诸野”了? 请吧友们赐教!
    邗子 16:42
  • 4
    真的好奇为什么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提出那么多那么先进的思想
    kkiko 6-27
  • 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达——显达,名声地位都很高。 闻——就是有名声。但实际的影响力就没有。 士——就是超越庶民,具备一定能力想做点事情的人。 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 子张问孔子:作
  • 12
    不学习可免去很多忧愁,我们要不要学习?
  • 1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
    南烛雪 6-26
  • 2
    有位鲍鹏山老先生开(品道书院)含V公众号有,精讲<论语>,并出版专著,值得广大〈论语>学习者了解!
  • 0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
    南烛雪 6-24
  • 0
    杯中酒,井中月,不知愁,不知忧。谈天说地兮,终是蜉蝣,迷迷离离兮,终是人生,是故,世间枷锁本是梦,一杯奶茶问春秋。。哈哈
  • 1
    读《论语》年余,有所小成,想写一本关于《论语》的书,无从下笔,希望各位提些问题,尽量深入些。多谢!
    邗子 6-23
  • 18
    弟子规 清代 · 李毓秀 弟 子 规 ,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 次 谨 信 。泛 爱 众 ,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 则 学 文 。父 母 呼 , 应 勿 缓 。父 母 命 , 行 勿 懒 。父 母 教 ,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 须 顺 承 。冬 则 温 , 夏 则 凊 。晨 则 省 , 昏 则 定 。出 必 告 ,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 业 无 变 。事 虽 小 , 勿 擅 为 。苟 擅 为 , 子 道 亏 。物 虽 小 ,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 亲 心 伤 。亲 所 好 , 力 为 具 。亲 所 恶 , 谨 为 去 。身 有 伤
  • 7
    恭敬心 恭敬心,指具有谦恭敬重的心态。恭敬心是端正自己言行,端正自己心态最纯净、最有用和最简单的方法。当我们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进时,整个过程就表现出奇妙的互相依存性:从自己来说,我们不断生起恭敬心,所生起的恭敬心本身会端正我们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又会加强和加深我们对长辈师长的恭敬心。最后,智慧从恭敬心产生;恭敬心和生活的经验变得不可分离,彼此互相启发,从而明白生活的道理。如何培养恭敬心?一分恭敬就有一
  • 8
    不想说宠儒的人。也不想说反儒的人。只是因为你们可怜。
  • 0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南烛雪 6-22
  • 7
    在研究了甲骨文和金文等古文字后,再回过来读《尚书》和《诗经》,意外地发出,有两个中庸! 一个是先天的中庸,即尧舜的中庸。它是可操作的,可实践的。它是巫史同源的。 一个是由孔子再发现,并由子思著述的后天的《中庸》。它是理性的、思辨的。它是人文主义的。 如果把先天的中庸详细说清楚,还得花一些笔墨呢! 有喷子吧,喷一下呗!
    邗子 6-21
  • 0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南烛雪 6-21
  • 0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
    南烛雪 6-20
  • 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南烛雪 6-19
  • 6
    孔子说“虚而为盈”不对,翻译是“空虚却装作充实却装作充实的样子”,那么如若不这样的话,难道就一直出在空虚的状态,躲于一处悲伤而非去尽力使自己变的充实吗,装作充实不是能更好的变得充实吗。
  • 0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
    南烛雪 6-18
  • 15
    用手机播放《论语》,很少口读,这样可以吗?今年31岁了。
  • 0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 备注:图片中是芍药花结的果实。
    南烛雪 6-16
  • 0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
    南烛雪 6-15
  • 5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第十一》) 此时夫子与颜渊是默契的。夫子一句“吾以女为死矣”,担忧之情不溢言表,其担忧有二,其一是对爱徒性命安危的担忧;其二是对孔学是否能更好传承的担忧。夫子曾说过颜渊对其道不仅“不违”更可贵的是“亦足以发”,所以夫子一直把颜渊当做继承其衣钵的不二人选。颜渊一句“子在,回何敢死”,除了是宽慰老师,报己平安之言辞外,还隐藏另
  • 7
    我这个人一直没啥敬畏心 对人不尊重 请问该如何培养敬畏心
  • 0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
    南烛雪 6-12
  • 1
    人生教育缺失,只有知识灌输了
  • 7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官方翻译,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 但是通过论语正义,论语注疏,论语译注,论语集解羲疏,论语集注,再结合学,时,习,的甲骨文本义,感觉这句话更像,学习的东西,及时运用到实践,解答疑惑,就会令人愉悦
  • 4
    好像是孔子说君子精通一门学科,不像他一样既学祭祀又学其他知识一样来着,求教一下《论语》里面有这句话吗?
    不离衾 6-9
  • 42
    礼正,则天下平
  • 0
    论者→无可撼动者,论也。 经者→经纬也:经→竖窮三极无终始,用之皆准,谓之经;纬→横遍十方一应无量,谓之纬。 唯智者以论应世而能达变通权。以经窮命尽形度无量也。 而愚人则妄废经论,以自臆害世而勿能知也。
  • 5
    中学、马学、西学
    myjzzg 5-23
  • 12
    因为古代没有现在的普通话。。。。。 因为古人用的是他们最习惯用的语言。。。。。。 因为作者的出生地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他们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
  • 2
  • 4
    预想:千百年来,国内外大部分人对儒家(姑且用儒家一词,实為华夏道统主脉)的误解乃至居心不良者故意為之,而言华夏道统不系统。今欲还原其系统本来面目而行(构想中)汇集。 预设思路: 壹、因由(或曰缘起)分,第一卷(或上册)→共计一至二品。 贰、本源分,第二卷(或曰中册)→预设六十~六八品。 叁、流通分,第三卷(或曰下册)→二~四品。 汇集完成后,共预计七十二品,以应七十二贤。 一一一一一 在下有此愿想,希有意
  • 0
    汇集本名称:【征集】(或在汇集过程中自然产生) 汇集采用书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尚书》、《春秋左传》、《诗经》、《易经》、《群书治耍》、《黄帝内经(四色版)》、《玄隐遗秘》等,以及华夏道统非伪作本。
  • 1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亲民” 现有的,少了“在亲亲”。 一部经典,开头就是整部经典的精华。 大学后面阐述,“物格而后知止,知止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会发现,前面物格,知止,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前面“物格,知止,意诚”是做法,后面“家齐,国治,天下平”是结果 最重要的就是中间的身修,因为他是验证前面做法所得,做到了一
  • 0
    土话但凡有羞耻之心都会打且而方弃再继续下去,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那样的言行会被世人耻笑而终止继续下去的行为。是因为思想在成熟。。。。。。
  • 0
    如果老百姓告诉你《论语》是山东的方言记录的作品。身为大师的你要是有一羞耻心的话。。。。。。。。😀😀😀😀😀😀😀😀
  • 1
    6月9日上午,微博ID“苏享茂的哥哥苏享龙”发布微博,称翟欣欣已被北京海淀警方逮捕。根据苏享龙在微博发布的《立案告知书》,翟欣欣涉嫌敲诈勒索,刑事立案时间为2023年5月20日。 红星新闻从权威渠道获悉,海淀区检察院已经依法对翟欣欣批捕,海淀警方已对翟欣欣执行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saydbye 5-22
  • 8
    一切世间,唯聖与聖等高等深無有差别。自君子→賢人→至聖人,過中诸层次差别無量無邊。 君子与君子之间的认识与行為,其差别無量無邊。 賢人与賢人之间,其差别亦無邊無量。何謂中?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居中间,謂之中。 如是中邊不住,行(一切时一切处)無掛礙,谓之中用,如是中用者謂之中庸。 中→非是折中。绝大多数人,不住中,即住邊。 故曰,中庸不能也。 一一一一一 世间一切聖人,无不行于中道。 自君子之中用、賢人之中用
    约翰1234 5-20
  • 3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 12
    系统封禁 吧务封禁(1) 您的帐号无异常~~ 儒家吧 申请解封 昵称:雪原来的风 封禁开始时间:2024-05-04 06:18:37 封禁时长:10天 封禁理由:违规 批量解封
  • 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1
    正经的学术没人讨论,娱乐节目就兴奋起来,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5

会员: 夫子门生

目录: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