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汉服吧
关注: 445 贴子: 2,443

汉服汉文化

  • 目录:
  • 民俗
  • 0
    10月14日,武义俞源汉服节活动报名开始啦! 上午开幕式有汉服展示,汉服舞蹈,古琴吟诵等表演可观看。开幕式结束有古琴雅集,围观需保持安静,勿喧哗。 福利:包来回车,包午餐。前提是必须穿汉服,必须穿汉服,必须穿汉服【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活动时间:10月14日【星期天】 报名截止日期:10月7日。 注意事项: 1,此次活动包车来回,7:45集合,8:00准时出发,过时不候,集合地看人数再行通知。回来时间大致在下午2~3点。 2,此次活动为集体活动
  • 12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经过了半个月左右的筹备召集工作 参加活动共29 总的来说此次花朝节的筹备工作可谓是一波三折,原定于彩虹桥的郊外踏青由于天气原因最终改为在黄宾虹公园的
  • 0
    徐俊捷:一位工科男生的汉文化情怀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了汉服   初见徐俊捷的时候,便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文人气息,腼腆、安静。在采访中,徐俊捷告诉记者,高中时自己学的是文科,大学时学的是轿车维修专业,但却在大学里接触并喜欢上了汉文化。   一个工科出身的男生怎么会喜欢上汉文化的呢?原来,历史是徐俊捷的最爱,高中那会儿,他还是班里的历史课代表,虽然大学学的是轿车维修专业,但只要一有空,徐俊捷肯定会在
  • 10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今年中秋节我社和金华一百合作,一起办了个拜月活动。可惜受台风影响,风大雨大,只能改为室内。可同袍们的热情却没被浇灭,仍是积极参与,辛苦大家了。
  • 24
  • 56
    端午到了,同袍们端午安康!高大上的航拍合照以及汉昏展示主要人员镇楼!
    GTA01001 7-29
  • 6
    金华新闻网 4月16日消息 记者 邵佩玲 实习生 管佳佳 金华汉服文化已走过10余载,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来,汉服QQ群、汉服社等各类由私人组织或主办的有影响力的汉服传统文化社团或机构达到10余个,大的有成员400多人,小的仅有二三十人。总参与人数也由最初的10余人,逐步演变为上千人。 10年间,汉服爱好者们的日常活动,也由最初的穿着汉服逛街、爱好者小聚,逐步演变为端午祭、祭月礼、成人礼、观茶悟道等传统文化项目。到现在,又多了文化演出、
    GTA01001 8-2
  • 2
    “暮春吉日,上巳良辰。拔除病晦,修洁净身。”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这一天,一群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齐聚婺州公园,举办了一场面向市民的汉文化宣传演出,吸引了不少家长、孩子和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前来观看。这群汉服爱好者用自己的表演,展示了汉文化的内蕴,让更多市民了解到古代文化优秀的一面。 活动组织者“鱼调调”介绍,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早在春秋时期,
    鱼调调 4-22
  • 23
    “三月三日天气新,婺江水畔丽人多”,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上巳节,天公作美,骤雨止歇,我社与婺江之滨的婺州公园斗牛广场举办了上巳节祓禊活动。 大合镇压楼
    无常 5-21
  • 9
    古时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并定为节日。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
    耶利米 4-7
  • 0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今天17时46分,立春,24节气开启新的轮回。 立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俗称“上春日”。人们往往在冬去春来的那一刻放鞭炮、鸣锣迎春,谓之“开春”或“交春”,以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一天,人们要在门户上插青竹叶、松柏以示迎春,表示“四季常青,春福长存”。俗有“年大不如春大”“保得立春好,一年自然好”之说。这天宜说吉利话,忌吵嘴、打架。人们喜晴厌雨,有谚语“立春
  • 1
    三班衙役是指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一般分成三个部分。 一是站班皂隶,类似今天的法警,负责跟随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在大堂的两侧,增加庄严气氛,维持秩序,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电视剧中官员出场时喊堂威的就是他们。 二是捕班快手,类似今天的刑事警察,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也被称为“观察”。 三是壮班民壮,他们负责把守城门、衙门、仓库、监狱等要害部门,巡逻城乡道路,类似今天的武
  • 16
    转眼便来到了岁末年尾,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 感谢诸位同袍伴随我们走过了这一年,顺将今年的活动记录在此做个小结。
    梦昆仑 1-4
  • 2
    2016年度暂定的活动安排,供大家参考,选择参与。
  • 0
    《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发生强盗及杀人案件时,被害之家及邻舍,“同伍”(五户为一伍)及“比伍”(邻近的五户)都必须立即向官府报告,“当告而不告,一日杖六十”。若是盗窃罪,则比照这一刑罚,减刑二等。当罪犯劫持人质时,“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徒二年”。意思是说:当看见有犯罪分子劫持人质时,“警察”及邻居不冲上前去搏斗捉拿犯罪嫌疑人者,判刑两年。   《唐律疏议捕亡律》规定:“公安人员”在道路上追捕罪犯
    婺州布衣 11-10
  • 15
    十一假期,天朗气清,约上好友,结伴出行。
    婺州布衣 11-26
  • 22
    金华本来就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有幸遇到了这么一群认真学习射艺的人,并成为了其中一个。话不多说,上图。大旗镇楼。
  • 18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孙机 (此文为作者1994年12月16日在香港茶具文物馆的演讲稿,有修订)
  • 3
    秦汉历史剧中的应答声现多作“诺”,认为这符合历史,其实不然。古人对尊者的应答多作“唯”,如《论语•里仁》:“子曰:‘…’,曾子曰:‘唯。’”汉郑玄注:“应辞‘唯’恭于‘诺’。”“诺”常用于尊对卑的应答,表示同意,如《左传•宣公三年》:“公曰:‘诺。’”
  • 24
    一、活动主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在这天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为了提高广大同袍对中国传统节目的了解,创造更多与其它有共同爱好朋友们交流的机会,促进复兴、推广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进程,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我浙中兴汉文化群本着“华夏复兴,衣礼偕行。始于
  • 12
    中国的传统经典的确值得带孩子一起去学习,去领略其中的古典之美与智慧,但在孩子幼年时期,选择一种怎样的作品教给孩子,却是家长和老师都要慎重的。《三字经》、《弟子规》等是家长很倾向于拿来给孩子做“国学”启蒙的,但也是引起质疑最多的读本,在王立华看来,这些一味教小孩子听话的训导类作品,都是“伪经典”,对孩子而言既难于接受,也不符合其价值观的形成。
  • 4
    现于2015年4月19日在武义大红岩石举办上巳节主题游园活动,穿整套正规制式汉服可免门票,有大巴接送,不穿汉服的不享受以上待遇,名额有限,报名从速!8:30准时发车,逾期不候。集合地点另定,届时会有通知,不要着急!大巴就一辆,需要乘坐大巴的可以来报名,不需要的自己自由行不用跟贝哥@beige双子 报名,没有要搭大巴车的强制要求。要坐大巴的报名了才能坐,不接受空降不接受空降不接受空降!坐大巴的来的时候坐哪个位置回来也坐哪个
  • 0
    汉服娃娃们的集体诵读《你的祖先名叫炎黄》,又名《你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为汉服的低吟浅唱》
  • 1
    #活动通知#花朝节活动开始报名啦!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星期六,在永康香樟公园举办花朝节活动。12点签到,13点准时开始。每人收费10元,送定制版明信片一套,徽章一个,现场参加游戏还有礼物拿哦。按链接提示报名吧!http://tieba.baidu.com/p/3612363289让我们一起穿传统服饰过传统节日!
  • 5
    我社准备在元旦期间安排去金华山霞客古道冬游(起点在双龙景区的智者寺附近),体力不济者慎重考虑(全长三公里,高度三百米),代替年会,着装不做要求,时间在元旦假期中选取一日,欢迎报名,报名联系@beige双子
  • 2
    定于2014年11月29日与陆羽茶书院举办本月雅集活动,望大家届时抽空参加,有才艺者优先。雅集上半场10:30开始,下半场13.30开始,报名联系贝哥。@beige双子
    beige双子 11-19
  • 5
    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金华古子城的陆羽茶书院中,第一次读书于昨晚会悄然展开,数十位书友相聚一堂,品茗读书,其乐融融。 浙中兴汉文化社的@鱼调调 @beige双子 @wishfulmorning 和我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 读书会正式对外公布仅仅三天,吸引到了六十多位书友,本次活动一共分享了四本书籍《礼物》《当下的力量》《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的花事》《爱的五种语言》,讲师推介完大家还做了分组的互动交流,并预定了下期读书的书目。
    无常 10-13
  • 3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各地祭孔的日子。祭孔的正式名称为“释奠”,语出《礼记》“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孔子诞辰,乃后人推算,并非古礼。孔子诞辰祭孔,等于将庆生和释奠合二为一。国内各地释奠日期顺应新制,于9月28日举行。
    无常 10-18
  • 1
    汉服上衣袖子比和服上衣(长襦绊)的长;且袖口比和服袖口宽大很多。 汉服衣裳下身穿绔,再穿裳(算是裙子);和服男装下身穿的是绔,只是绔管太大,但还是分叉的。 中国上衣下裳一般与大氅搭配,和服男装也有类似的羽织,但羽织的衣长比大氅短很多且没有系带,却有一团羽织钮、羽织的袖形袖长也完全和中国的大氅不同,差别很大。 中国男子穿衣裳制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明末。
  • 3
    古时女子年龄称谓。女子十六岁称为碧玉年华,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所谓二八年纪,破瓜之年 ,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日本竹枝词十二首之一“碧玉年华足怨思,珠喉解唱净琉璃。瓣香我为临川爇,掩面倾听幼妇词。”
  • 10
    抽陀螺 又称“抽贱骨头”。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抽陀螺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陀螺”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至于陀螺究竟是不是由“千千”演变而来,那就不可考了。但明朝时陀螺已成为儿童的玩具。根据记载,当时陀螺是
    雪慕灵犀 12-1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婺州同袍

目录: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