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气润滑油吧
关注: 49 贴子: 984

  • 目录:
  • 工业
  • 1
    PTP润滑油是否需要预热?
  • 1
    高温润滑脂为什么会流
    bzr351 4-6
  • 1
      总有那么一些别出心裁的车主,认为不同机油混着用肯定没问题,当然,有的纯是为了应急。他们觉
  • 0
    1、涉水之前要减速或停车观察 汽车涉水行驶时,必须仔细查看水的深度、流速和水底性质,以及进、出水域的宽窄和道路情况,由此来判断是否能安全地通过。如通过观测,水位较高,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如果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处,严禁涉水行驶。常见车型的最大涉水量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越野车约为60厘米,小车不能超过40厘米。 2、汽车涉水时不要加速 汽车涉水时,应保证发动机运转正常,尽可能不停车、不换挡,油门不
  • 0
    1、雨太大驾驶视线受阻 雨天开车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减少雨水停留在玻璃上的时间,降低对驾驶员视线的干扰。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打开空调,并将出风模式切换到挡风玻璃挡,尽快消散雾气。 2、车陷泥坑无法动弹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
  • 0
    1、刹车不再生硬 刹车生硬主要是因为刹车时机和刹车力度掌握不好所致,在许多新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要做好与车的磨合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刹车技巧:缓慢持续踩下刹车踏板,均匀减速,当车身趋于停下的时候,缓慢抬升刹车踏板,直到停稳时完全松开。 2、跟车不追尾 需要确保与前车的安全距离,缓踩刹车踏板,保持刹车力,再根据前车速度增大或减小力度。 刹车技巧:当发现前车开始刹车(刹车灯点亮)就将脚放在刹车踏
  • 0
    市场上现有的润滑油大致分为三种矿物油、半合成油也称合成技术润滑油、全合成油,车主所用润滑油属于哪一种,主要与选用的基础油决定: 1、以1类、2类基础油为原料制作的润滑油称之为矿物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再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柴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就本质而言,它是运用原油中较差的成份,原油中存有几千个不同的混合物分子组成,提炼技术即使再精进,也无法将其
  • 0
    1.熄火后千万别重启 进入缸体的积水不具备润滑的作用,重新启动发动机会造成发动机活塞、缸体等严重磨损,严重者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 2.谨慎涉水行驶 如果车辆被水淹,水位较高,车主不要强行启动发动机,首先应关掉电源,联系保险公司或修理厂的人,由其到现场进行处理;如果水位不高,车主可自行将车辆开到修理厂或保险公司定损点进行检查,发现有零部件损坏,可向保险公司索赔。值得提醒的是,在通过积水时千万不要"收油",
  • 0
    3、柴油 柴油进入油底壳后,机油浓度变稀薄,黏度会明显下降,各摩擦表面不能保持良好的油膜,机件得不到正常润滑,增加磨损。另外,柴油的凝固点高,导致润滑油倾点上升,低温下(在高于润滑油正常凝固温度时)凝固,发动机无法泵送机油,摩擦表面处于无油润滑的状态。 润滑油被柴油稀释原因有:冷启动多次启动不成功、汽缸与活塞的配合间隙过大、燃油喷入汽缸的时间不正确、燃烧不完全,导致未燃烧的柴油会延汽缸壁流入油底壳;喷油
  • 0
    1、温度 润滑油是烃的混合物,主要有芳香烃、环烷烃、烷烃,在常温下是比较安定其指标无明显的变化,但是在高温下润滑油所含的各类烃中,烷烃的抗氧化安定性最差,环烷烃次之,芳香烃最不容易氧化。但芳香烃的碳氢比大,不易完全燃烧,易产生积碳,占比也不能过高。 这些烃在发动机工作中不断受热和氧化并进一步缩合,结果生成不溶于油中的氧化产物,主要是沥青质,粘塞于活塞与汽缸间,容易形成漆膜,造成黏环和拉棚。润滑油高温氧
  • 1
    1、对于精制深度不够的油品,会含有一定活性的含硫化合物, 会对金属特别是铜等有色金属起腐蚀作用,另外,也会含有其它酸性腐蚀物质如高分子有机酸等,也能引起腐蚀。 2、润滑油中如含有水份,还会使金属通过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而形成腐蚀或锈蚀。 3、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生成了高分子有机酸,有时还可能产生低分子水溶性有机酸。 4、在内燃机中,若使用含硫量较高的燃料,硫的氧化物SO2和SO3若混入润滑油,以及加有铅的汽油
  • 0
    1.泡水后汽车电器元件会出现许多故障,随着现在汽车发展,车价越高其车内的电器元件也相应的越多。像是地毯下的排布的线束,以及许多行车电脑的元件会放置在副驾脚边的位置。 2.经过长时间泡水后,车辆内部的电路板、电线、插头都会出现腐蚀生锈等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在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或者气囊不弹出等情况。 3.水当中有时会掺杂大量的泥沙,而且这些泥沙很难被清洗掉,因此在汽车发动机、皮带、齿轮上面,经常会残留一些少
  • 0
    对于不同品牌和不同的车型,一般家用车保养间隔在5000或10000公里左右保养一次,每次保养时首先需要对车辆做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车辆灯光等电器系统; 车辆底盘有无托底、磕伤的痕迹; 发动机油底壳和变速箱油底壳有无渗漏油渍; 悬挂、摆臂等底盘件是否有异常; 防尘胶套有无破损; 刹车盘、刹车片的磨损情况; 刹车油含水量以及冷却液液位是否正常。 一般来说,车辆在5万公里以内一般每次保养时只需要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空气滤
  • 0
    第一,适宜的硫酸盐灰分含量 需选适宜的硫酸盐灰分(要比普通内燃机油的指标低),可防止发动机爆震和早燃,减少发动机的阀系磨损,又不致于造成活塞环和顶环槽积碳增加。 第二,优良的清净分散性 选用高效的清净分散剂和低的灰分/碱值比例,能够保证阀系、活塞、火花塞等部件始终保持高度的清净性,减少积碳等沉淀物的生成,避免由于火花塞积碳而引起的点火提前等发动机故障,特别是高温分散性,其中无灰高温清净分散剂的比例高于
  • 0
    1、润滑脂具有卓越的停止性能。当机器关闭时,油会排回到油底壳,但油脂会留在需要的部件中,从而降低干燥启动的风险。从润滑油角度看。大多数飞溅和循环油系统在重新启动时几乎可以立即润滑。更大量的油(与同一应用中的润滑脂相比)意味着更多的添加剂(延长使用寿命)和从工作摩擦区域清洗污染物的能力。 2、磨损的密封件和连接器可以比油更好地保留润滑脂,从而降低润滑剂不足和泄漏的风险。这也降低了润滑剂污染或损坏工作产品
  • 0
    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使用能否维持正常流动的能力。低温流动性是润滑油一项重要的性能,尤其对于严寒地区润滑油的选用极为重要。润滑油低温流动性对其使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动机启动的影响 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差会造成机械设备在低温下启动困难。一般来说,润滑油黏度越小越有利于机械设备启动。但在低温条件下,润滑油的黏度大幅增加,工作阻力增大,容易造成机械设备启动困难。资料显示,一
  • 0
    一、机器的不同部位对润滑油有不同的要求,磨合期并未降低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相反,对润滑油性能要求更高。机器磨合阶段,由于零件机械加工的误差,零件表面所受的冲击力更大,更需要由优质润滑油保护零件工作表面不受损坏。   二、磨合期只对机器零件之间工作配合不和谐部分磨损掉,如果由于使用不良润滑油导致零件表面大量磨损,会使设备寿命大大缩短:   1.一般零件经表面热处理,零件表面硬度较高,零件内部硬度较低,如
  • 0
    润滑油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黏度增加导致的黏温凝固;另一个是蜡结晶造成的结构凝固。 1、黏温凝固 温度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如20号航空润滑油在10 ℃时的黏度是50℃黏度的20倍。在低温下,润滑油分子的动能降低,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吸引力增大,从而使黏度增加,这种在低温下因润滑油黏度过高导致润滑油失去流动性的现象被称为黏温凝固。此时润滑油并非是真正凝结成固体,而是黏稠的膏状,表观上
  • 0
    1、发动机积碳较多 如果在短期内发动机积碳较多,那么很有可能是使用了不合格油品。 解决方法是在加油时添加一定量的清洁剂,如果效果不明显,则说明发动机内积炭较多,这种情况只好交给4S店,由技师对发动机内的积碳进行清洗。 2、胎压低,适时为轮胎充足气 行驶中发现爱车现在的滑行距离明显减少,应检查轮胎的气压。若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会增加。解决方法是及时调整胎压,汽车胎压一般在2.3-2.5为正常。 3、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 如果
  • 0
    1、凝点 润滑油的凝点表示润滑油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润滑油的凝点按照《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0—1983(1991)方法进行测定。润滑油一般为混合物,并没有明显的凝固温度,到达凝点时,仍同时包含了固态和液态的组分,并非完全凝固,因而凝点只是定性地反映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好坏。润滑油的最低使用温度应比凝点高5℃~7 ℃。 2、倾点 润滑油的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润滑油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按照《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 0
    由于不同的冷却液其成分以及各种添加剂的含量不一样,不同的冷却液混加可能会导致两者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沉淀、结块、起泡等现象,极有可能会造成冷却功能失效甚至是堵塞水管等,将会对车辆造成损坏。因此,不同的冷却液不能混加,如果要更换冷却液需要把水箱中旧的冷却液放干净,并且清洁水箱之后再添加新的冷却液。 由于冷却液与水不同,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100℃,而冷却液在温度零下-30度℃以上的状态也不会结冰,沸点达到1
  • 0
    增稠剂承担着是润滑脂成为非牛顿流体的作用,使得牛顿流体的润滑油保存在增稠剂结构中,呈现处固体或者半固体的状态。增稠剂直接决定了润滑脂的高低温性能,抗剪切性能以及抗水性能等等。 增稠剂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三维的网状结构,不同种类的增稠剂,决定了网孔形状不同,孔径不同,网状纤维的强度不同。意味着不同的增稠剂,在润滑脂中吸收基础油的能力不同,所以占润滑脂的重量比例也会不同,通常分布在5%-20%。 增稠剂的三维网
  • 0
    1.给轮胎留出足够的位置,所以玻璃就不能完全放下,只能放一小部分。 2.保护后排儿童安全,儿童坐在后排容易把头手伸出窗外,这样做就能阻止这些行为的发生。 3.轴距短的车没有空间,后排空间大的紧凑型车辆,轴距都很短。 4.外观上更好看,年轻人选择更注重外观,全部降下会有损外观。 5.轿车流线型的设计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两边的设计都比较小,车门内就没有足够的空间能容纳下玻璃。开车时打开玻璃不仅能让车内的空气更好的流通,打
  • 0
    1、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每个人的驾驶证上都明确标定了准驾车型,而在驾驶证背面更是清楚的显示了各类准驾车型代号所代表的车型,对于我们而言,C1驾驶证应该是最为普遍的,而C1驾驶证也是“C”字头驾驶证中最为全能的,它能够适用于C1至C4各种车型,但除此之外都不匹配。因此,我们在开车时,一定不要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2、超速 随着汽车普及,人们从A点到B点距离被逐渐缩短,但是为了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与周边环境
  • 0
    1、因为发动机在高温时润滑油本身的碳氢化合物与空气及NO1、NO2和SO2发生氧化化反应生成醇、醛、酮、酸含氧化合物。 2、发动机高温冷却不好,润滑油易挥发,增加润滑油的消耗。 3、气缸活塞工作条件恶劣,在其高温表面下油膜受往复运动,机械高载荷不均匀和爆发冲程时高剪切速率其承压面侧应力很大,油膜被破坏和氧化 4、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氧化过程非常激烈,零件表面的薄层润滑油中,一部分轻馏分被蒸发,另一部分在金属催化下深度氧
  • 0
    馏程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范围。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也是日常生活判定油品是否“耐烧”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1)对汽油来说,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
  • 0
    11、碱性添加剂 又称总碱价提升剂,其作用在于提高润滑油中碱性物质的剂量其功效即是中和燃料(汽,柴油)中所含之硫份因燃烧后产生的酸性硫化物免得汽缸内壁及活塞环等被这些酸性物质所腐蚀。 12、极压添加剂 多为硫化物、氯或磷之添加剂,在发生接口润滑时,能给予金属良好的保护。其能防止金属面发生镕接、崩蚀、及咬痕等等,如市面上常有些润滑油或油精的广告宣称在转动的金属上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此类便多半是靠极压添加剂的功用
  • 0
    6、黏度指数改善剂 基础油受限于原油之本质,其黏度指数只能藉提炼制程改善至一定程度之后,便须靠黏度指数改善剂了,也因为黏度指数改善剂的发明才有复级黏度的机油产生。 7、流动点抑制剂 又称流动点下降剂,所谓流动点就是测定某一特定油料,当其开始不能流动的那一点温度,便是流动点。机油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蜡的成份(蜡虽然在基础油炼制时已经用溶剂消除,但仍然不能达100%),而这些蜡在低温一旦成为晶体固结时,会阻止机油的
  • 0
    1、清净剂 引擎在高温操作时会产生结胶和积碳的现象,这些必须靠机油中的清净剂来清除,其成分为金属盐类。 2、驱散剂 或称分散剂 引擎在低温操作时,如非高速长时间行驶,会产生所谓的油泥,为防止其产生,机油中必须添加驱散剂,将油泥均匀的分散在机油中,以避免油泥沉积在机油滤清器、汽门推杆及活塞环上,造成润滑油路不顺而致使未被润滑的部分造成磨损。 3、抗氧化剂 机油在引擎的高温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氧化反应,机油氧化
  • 0
    润滑油超温使用的直接危害是加速氧化变质,并且生成酸性物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润滑点出现局部高温,也会引起润滑脂氧化变质,并且逐渐扩散开。局部高温可能由轴承安装不良引起,也可能由于润滑脂过多或者不足、选错油品、受到振动、负荷过重等问题引起。 润滑脂氧化颜色会变深,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造成稠化剂分解,使基础油从稠化剂里流失。润滑脂其实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稠化剂像海绵一样把基础油吸附起来,避免过多流失,因此润
  • 0
    1.冷车烧机油,在车辆静置一个晚上或是比较长时间,待发动机等温度彻底冷却后,此时着车后排气管就会喷出比较浓的蓝色烟雾。过一段时间蓝色烟雾消失,这种情况一般就是车辆发动机烧机油的征兆。 2.急加速时烧机油:在车辆行驶时如果急加速或原地着车猛踩油门时,排气管排出大量蓝烟的情况,同样也是车辆烧机油的征兆。同时车辆会有加速动力弱,油耗增大等现象。 3.机油消耗量过快,当车辆行车电脑提示机油量不足,或者是在保养时发现
  • 0
    1、发动机油 老司机都知道,发动机可以说是汽车最关键的部位,堪称是“汽车心脏”,而发动机油常被比喻为“汽车血液”。 当汽车启动后,活塞和气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摩擦,机油的一大作用就是通过零件摩擦,在两个摩擦表面间形成油膜,油膜会将两个摩擦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大家要养成定期定时更换机油的习惯,根据车况及使用的油品选择适当的换油周期。 2、刹车油 不少司机朋友都知道要检查刹车
  • 0
    第一,燃烧室温度高易氧化、积碳、影响排放使用普通汽/柴油机油过快氧化,导致机油品质、粘度下降或润滑失效,气缸温度较高时润滑油容易产生积碳而导致早燃,火花塞积碳会引发发动机异常磨损或故障。 第二,阀门构件易磨损。汽/柴油发动机中的 汽/柴油是以雾状小液滴形态喷入汽缸,对阀门、阀座等部件可起到润滑、冷却作用,LNG则呈气态进入汽缸,不具备液体润滑功能,易使阀门、阀座等部件干涩无润滑,易产生粘结磨损。在高温作用下
  • 0
    油封渗漏油,是比较常见的故障,要做好预防工作。 (1)对不正常发热的部件,应及时排除故障,避免超速、超负荷运转,防止油封唇口温度升高使橡胶老化和过快磨损。 (2)要经常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质量状况,若机油油位过低或杂质过多,要彻底更换新机油,所换机油牌号和质量要符合季节的要求。 (3)在拖拉机大修后磨合期和出厂使用的初期,必须经常察看油封有无渗漏油情况。如后桥轴油封,要拧下后桥箱后壁上“内注黄油”处的左右螺
  • 0
    经过深度氧化的润滑油,内部化学成分氧元素增多,分子量增大,由烃类化合物转变成了非烃化合物;外现上颜色变深,沉淀增多,腐蚀性增大,使润滑油的使用性能下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定期的更换润滑油的缘故。 润滑油使用中氧化的最终产物,如发动机润滑油的氧化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生成酸性物质(如羧基酸、羟基酸、沥青质酸等)和酯类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是炭青质;另一个方向是生成胶质、沥青质,最终产物是半油焦质。羟基
  • 0
    1.使用温度的控制 发动机的油温及水温过高时,润滑油容易产生高温下变质、产生高分子的胶质、沥青质等杂物;而在温度过低时,容易使燃气凝结而产生液相腐蚀,并容易在设备箱中产生沉淀,正常的温度在80-90度之间。 2.加强过滤设备的保养 润滑油滤油机能及时的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及沉淀,所以可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期限。平时要按要求经常清洗维护滤油机,检查滤芯并及时更换,滤芯滤片要压得平整妥帖,以免增大缝隙,降低过滤效果。 3.
  • 0
    (4)挡油盘安装不当(以后桥轴挡油盘为例)。 ①挡油盘装反。在更换后桥轴挡油盘时,把挡油盘开口端朝向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小端,这样就阻碍了齿轮油流入环形油腔(油封装入圆锥滚子轴承座内孔后,它与后桥轴颈及圆锥滚子轴承共同组成一个13 mm宽的环形油腔)或环形油腔内齿轮油过少,使后桥轴轴颈与油封唇口产生干摩擦,烧坏油封刃口。因此,往轴上安装挡油盘时,一定要使开口端朝向油封开口端(有弹簧端)。 ②挡油盘松动或没装到位
  • 0
    (1)油封安装不当。油封安装时被压偏、变形;油封装反;油封向轴上安装时通过轴头螺纹花键时,划伤唇口或弹簧脱落;随便缩短螺旋自紧弹簧的长度等,这些都会导致油封渗漏或早期渗漏。 (2)轴自身有缺陷。曲轴、后桥轴等轴类零件经长期使用后,产生弯曲疲劳变形,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公差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后桥轴径向跳动公差不大于0. 04 mm。后桥轴端面跳动公差和安装大锥形齿轮的轴颈表面径向跳动公差不大于0. 05 mm,直线度公差不大
  • 0
    气泡和泡沫对润滑油和机器都有危害,气泡会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变质速度,加速消耗添加剂,影响散热、不能形成完整的润滑油膜,对设备造成磨损。气泡在高压系统里还会造成局部高温,使油迅速变质。另外,空气易于压缩,润滑油里有气体,油膜厚度就会变薄甚至出现油膜破裂,机械部件之间直接摩擦,造成磨损。气泡在压力作用下破裂,对金属表面还会形成气蚀损坏。除此之外,气泡还会引起设备运行不稳。 纯净的油本身是不会产生泡沫的,
  • 0
    1、保持涡轮增压器的清洁 首先要保证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清洁,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增压器叶轮,灰尘颗粒可能会打坏增压器叶片,造成转速不稳、轴套和密封件磨损加剧。 2、使用高品质的全合成或半合成机油 高品质的机油不仅有更好的润滑作用,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清洁和保护功能。 3、车辆启动后避免发动机高转速运转 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都需要机油来保护,冷车启动后机油润滑不佳,如果让发动机和增压器都高速运转,会造成比较
  • 0
    1、注意安全性能 大部分行车记录仪都安置在前挡风玻璃处,白天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经常处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在选择行车记录仪时最好不要挑选装电池的记录仪,防止电池在暴晒情况下发生爆炸。同时行车记录仪在暴晒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打开查看一下,是否有花屏或死机的情况。 2、清晰度一定要有 很多时候,车主们提供的视频记录是否足够清晰,是该记录是否可以作为证据的关键因素,1600P是目前性价比最好的规格。 3、夜视能力的好坏
  • 0
    什么是油的恶化? 回答:油的氧化物不断聚合氧化物吸附颗粒,从而产生“砂纸样”作用才是油恶化的不良后果。油的恶化导致机器的 磨损,其实油的恶化实质上就是油的氧化! 什么尺寸的污染物对液压系统有危害? 回答:大于1um颗粒对液压系统会导致过滤器堵塞或泵故障。而1um左右的颗粒因和油膜的厚度相近,和油氧化污染物一起粘着吸附在管路及阀件缝隙中磨损管路阀件。 为什么检测酸值? 回答:酸值的大小和油氧化的情况密切相关是检查油
  • 0
    油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回答:油量不够或者是油污染。油量不够多是由设备设计缺陷或油泄漏造成的.油污染尤其是油氧化污染物容易造成冷却系统及过滤器的堵塞导致油温升高。 油的泄露和污染有什么关系? 回答:当油因为上述原因油温升高,油的黏度会降低,低黏度的油更容易在连接件部分渗出。保持低温和油清洁是避免油泄漏的常用方法。 气泡是怎么产生的? 回答:当过滤器或在线堵塞或者空气通过松动的连接件,油中的反起泡添加剂起不
  • 0
    7、润滑脂储存后变硬(稠度增大),可否加入基础油稀释后再使用? 大多数润滑脂在储存一段时间后,稠度(即指锥入度测定值)变大,即有变硬情况,若不超过1个稠度号,即可直接使用,不影响作一般润滑用。若稠度变化很大,即表明基础油分出过多,可能会增大机械部件润滑时摩擦阻力、增加机械动力的消耗,不宜直接使用。 有的用户在已变硬(或变稠)的润滑脂中加入基础油调稀,使脂的稠度变小(即变软)后使用,此办法用户不宜采用,
  • 0
    4、润滑脂在使用中质量会有哪些变化?如何直观判别? 润滑脂在工作部件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如空气、水、粉尘或其他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及工作部件相对运动产生机械力(如冲压、剪断等)的作用,将发生两方面的变化: ①化学变化:润滑脂组分(基础油、稠化剂)因受光、热和空气的作用,可能发生氧化变质,基础油遭受氧化后生成微量的有机酸、醛、酮及内酯等组分,稠化剂中脂肪酸、有机的金属盐有可能发生分解而形成微量的有机酸等
  • 0
    1、车用润滑脂有哪些要求? 车用润滑脂主要用于车辆轴承的润滑脂。车辆运行的环境条件多变,轴承经常受到高低温、水淋、粉尘、重负荷、冲击、摩擦等各种作用,所以润滑脂为应对这些工况需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耐极压或冲击负荷,四球机极压性好。②耐高温性好,滴点高(>260℃),耐低温性能优良。③抗水性、防锈性、防腐性、抗氧化性好,防尘。④良好的粘附性能,高速不甩油。 2、润滑脂在轴承中的填充量多少为适宜? 润滑脂的
  • 0
    一、国外液压油标准:由设备生产商或标准化组织制定 1、产品标准即ISO11158-应用最多,包括HH、HL、HM、HR、HV、HG六个质量等级、32、46、68等多个粘度级别的技术规格。 2、OEM标准中用的较多的是DENISON标准、Cincinnati标准,分别从理化数据分析和液压油各种性能如:过滤性、水解安定、极压性和热安定性性等性能突出表现。 3、Vickers标准:以Vickers泵公司对液压油的规格来要求,着重与泵试验实用性;也属于OEM标准中用的较多的一种。 4、JCMASHX-1草案工程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