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今韵芳香精油吧
关注: 5 贴子: 70

  • 目录:
  • 保健养生
  • 1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宫冷。 【应用】治虚寒呕逆,配柿蒂、人参、生姜等;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配白术、砂仁等;治疗胸痹心冷痛,配附子、薤白、川芎等;胃寒脘腹冷痛,配干姜、高良姜、延胡索等。 【使用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现代研
  • 1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应用】配伍黄连,可用于清肝和胃,治肝火;配伍人参、生姜、大枣,可用于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
  • 0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寒湿痹痛,阴疽流注,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 【应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滑精遗尿,夜尿频多,配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治胸阳不振,寒邪内侵之胸痹心痛,配附
  • 0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腊经加工精制而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开窍,辟秽,止痛。用于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痹心痛,胸腹冷痛,惊痫。 【应用】冻疮可用苏合香;治冠心病,心绞痛可用苏合香;治昏厥,小儿惊痫可用苏合香。可抗血小板聚集。 【使用注意】阴虚多火者禁用。 #古香今韵#
  • 0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 0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的干燥树脂。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树脂,阴干。【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开窍醒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应用】治大人小儿卒中风,恶气,配乳香、石菖蒲;治小儿肚痛,曲脚而啼,配沉香、木香、丁香、藿香。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树
  • 0
    冰片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龙脑香树干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结晶,习称“龙脑片”,又名梅片。现多用合成冰片,又称“机制片”,是用樟脑、松节油等经过化学方法合成,亦称“合成龙脑”。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主要用于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消炎止痛,去腐生肌。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冰片含右旋龙脑、葎草烯、β-榄
  • 0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应用】治癫痫可用菖蒲;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可用菖蒲;治痰迷心窍可用石菖蒲。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石菖蒲根茎含挥发油,内有α-细辛脑、β-细辛脑及γ-细辛脑、欧细辛脑、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榄香脂素、
  • 0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应用】治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阳黄证,配栀子、大黄;黄疸湿重于热者,配茯苓、猪茯苓等;治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得宣运之
  • 0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平。归脾、胃、肺经。 佩兰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作用。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应用】治疗湿阻中焦证,配苍术、厚朴、白豆蔻等;治疗暑湿表证,配藿香、荷叶、青蒿等;若湿温初起,配滑石、薏苡仁、藿香等。阴虚、气虚者忌服。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聚伞花素、乙酸橙花醇酯等化学成分。2.提取
  • 0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蕾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呕吐。 【应用】治湿浊中阻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配苍术、厚朴等;治湿浊中阻所致呕吐,配半夏、丁香等;治偏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治偏寒湿者,
  • 0
    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 【应用】治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配藿香、佩兰、陈皮等;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配黄芪、白术、人参;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配
  • 0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应用】治寒湿偏胜之脘腹痞满胀痛、呕吐泄泻、舌苔油腻,配吴茱萸、干姜、砂仁;治疟疾寒热往来,配常山、知母、槟榔等;治瘟疫发热,配青蒿、黄苓、贯众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
  • 0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蚀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应用】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配白术、陈皮等;对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配陈皮、厚朴、木香等;对于脾虚气滞,配党参、白术等;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
  • 0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应用】治腹满痛便秘,配大黄、枳实;治胃气不和,不思饮食,配甘草、苍术、陈皮;治痰涎
  • 0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阴干,撞去须根。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苍术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育,眼目昏涩。 应用: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配厚朴、陈皮;治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泄泻或外溢的水肿者,配茯苓、泽泻、猪茯苓。 苍术挥发
  • 0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陈皮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可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腕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应用:健脾理气可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用陈皮。 陈皮中挥发油主要包括甲基橙皮苷、柠檬烯、 y 松油烯、α﹣蒎烯及目﹣月桂烯等挥发性成分。常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药理作用:具有抗过敏、消炎杀菌、抗癌
  • 0
    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香橼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肺经。香橼有疏肝理气,宽中,化痰的作用,用于肝胃气滞, 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应用:治气逆不进饮食或呕吐,配当归、檀香。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香橼挥发油中含乙酸牻牛儿醉酯、乙酸芳樟醇酯、右旋柠檬烯、柠
  • 0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枳壳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效果,用于胸胁气滞,肋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应用:治伤寒,配木香;顺气止痢。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及孕妇慎服。 枳壳果皮含挥发油成分有a-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樟烯、γ-松油烯、对聚伞花素及丁香烯和邻异丙基甲苯等成分。
  • 0
    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的干燥心材。檀香味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檀香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之效。用于寒凝气滞,胸膈不舒,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应用:治心腹诸痛,配砂仁;治阴寒霍乱,配木香;解恶毒风肿,配沉香。注意:如阴虚火旺,有动血致嗽者,勿用之(《本草汇言》)。 檀香主要成分为a-檀香醇、β-檀香醇,达90%以上;并含a-檀香烯、β-檀香烯、檀烯、檀萜酮、a-檀萜醇、檀香酮、檀香酸、檀油酸、异戊醛
  • 0
    沉香为瑞金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腊的部分,阴干。 沉香味辛、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沉香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应用:治常年胸中有痰无血者,配木香。注意:阴亏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 沉香主要有沉香螺醇、沉香醇、石梓呋喃、 a-沉香呋喃、β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4-羟基二氧沉香呋喃
  • 0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木香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木香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效,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应用:治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配乳香、没药。注意: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1.肺虚有热者,慎毋犯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有热,心痛属火者禁用(《本草
  • 0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郁金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之效,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应用:肝郁气滞、脾胃不和,配木香、
  • 0
    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缓缓熏干。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痛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应用:补血活血、月经不调、虚寒腹痛、崩漏、胎动不安及产后血虚、发热,配川
  • 0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没药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效,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应用:跌打损伤、心腹疼痛,配乳香;癥瘕积聚,配当归。注意: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没药主要含丁香酚、间甲基酚、蒎烯、柠檬烯、桂皮醛等化学成分,其挥发油常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水蒸气蒸馏
  • 0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分为索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亚乳香,每种乳香又分为乳香珠和原乳香。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乳香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的作用,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静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应用:气滞血瘀、脘腹疼痛,配当归;产后血瘀心绞痛、肌肉肿痛,配没药、牡丹皮;跌打损伤,配没药、当归;疮疡疼痛、口疮,配没药。注
  • 0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应用:心痛,配当归、木香;胃炎、胆道炎、腹胀闷、疼痛、呕吐、黄疸,配广郁金;闭经,配当归、川芎、牡丹皮、延胡索;月经不调、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腹痛,配当归;跌打损伤,配牡丹皮、当归、陈皮、
  • 0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效,用于癥瘕痞块,瘀血闭经,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应用: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心腹痛、肋下胀痛,配栀子;饮食积滞,配木香。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 莪术主要含莪术醇、β-揽香烯、蓬莪术环氧酮、蓬莪术酮、
  • 0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除去须根。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应用:偏头痛、鼻塞,配薄荷叶、荆芥、白芷;孕期腹痛、产后瘀阻块痛,配当归;产后血晕,配伍当归、荆芥;产后心腹痛,配木香、当归;小儿发烧、太阳穴痛或眼睛红肿
  • 0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应用: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证,配石菖蒲、远志等;镇静安神,又能平肝潜阳,配牛黄、胆南星、羚羊角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配代赭石、牡蛎、白芍等;治表虚自
  • 0
    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效果。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应用:治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头晕健忘等,配人参、五味子、白术;治心肾不交之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梦遗健忘,配麦冬、熟地黄、石菖蒲。 用法用量:煎服,3~ 10g。注意:本品质润,便溏及
  • 0
    栀子花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为不规则团块或类三角锥形,表面淡棕色或棕色。6~7月采摘,鲜用或晾干。 栀子花味苦,性寒,归肺、肝经。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效果,用于肺热咳嗽;鼻衄。治伤风,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配蜂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焙研吹鼻。注意:脾虚便溏及肾阳不足患者不宜使用。 栀子花主要含芳樟醇、戊烯酸叶醇酯、惕格酸己酯、a-法尼烯等化学成分。 栀子花挥发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
  • 0
    代代花为芸香科柑橘属酸橙变种代代的干燥花蕾。立夏前后,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摘取含苞未开的花朵,用微火烘干。 代代花味辛、甘、微苦,性平。有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之效,用于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中痞闷,脘腹胀痛。 应用:1.辅助减肥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增强人体抵抗能力,配合服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2.内服,煎汤,1.5~2.5g; 或泡茶。注意:孕妇不宜使用。 代代花主要含萜品醇、柠檬烯、γ-萜品烯、异松油烯、金合欢醇、1-异丙
  • 0
    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花絮或花蕾。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或者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晒干。前者习称“合欢花”,后者习称“合欢米”。 合欢花味甘、苦,性平,归心、脾经,有解郁安神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用于心肾不交失眠,配官桂、黄连、夜交藤等,阴虚津伤者慎用。 合欢花主要含反-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异戊醇、a-罗勒烯和2,2,4-三甲基丁烷等化学成分。 合欢花挥发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而得,并且合欢花煎剂
  • 0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效果,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治痈疽肿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服)。虚寒证及阴性外疡忌服;多食令人气喘;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鱼腥草主要
  • 0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有着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的功效。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少阳疟疾、暮热早凉、汗解渴饮、脉左弦、偏于热重者,配牡丹皮;赤白痢下,配艾叶。脾胃虚弱,产后血虚者忌服。 青蒿主要含苯并吡喃、a-蒎烯、环已二烯、辛三烯、环庚二烯、对氨基苯甲醚等化
  • 0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开放前采收,干燥。 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金银花主要含十六酸、亚麻酸甲酯、十六酸甲酯、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7,11-二甲基-3-亚甲基-1 ,6,10-十二碳三烯、9,12-十八碳二烯酸、十四酸、苯乙醇、亚麻酸乙酯、苯甲酸苄酯、金合欢基丙酮、2-己烯醛、糠醛
  • 0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牡丹皮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效。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肠痈等症,配当归;疮痈肿毒、肠痈等症,配金银花。 注意: 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
  • 0
    “鹅梨帐中香”为凝和香的一种。其首创之人并非绝代佳人大周后(即周娥皇),而是南唐后主李煜亲自为小周后(周娥皇之妹)研制的,又名“江南李主帐中香”。是用鹅梨与沉香一起在火上蒸,让梨汁之甜香,浸润沉香料而得。 《陈氏香谱》收录的帐中香方中“江南李主帐中香”方四和“苏州王氏帏中香”香方的组方和制法类似普通凝和香方。而“江南李主帐中香”其余三个香方的组方和制法不同于普通香方,较为特别。特殊之处一是合香的香料品
  • 0
    亲爱的古香今韵芳香精油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古香今韵芳香精油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申请人:@古香今韵芳香精油 申请感言:香养华夏,气韵东方
  • 0
    芳香+企业:与日化、医疗、康养、电子信息、种植、文创旅游等产业公司共同合作 开发,形成系列场景化应用的产品方案; 芳香+民宿:联合打造“香”专题酒店管理公司,开发芳香+民宿的产品和场景体系; 芳香+门店:香疗与灸疗、食疗相结合,与线下理疗、美容、饮品…门店联合合作,形成香灸、香膳、香茶、香饮…终端场景。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