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高山顶吧
关注: 204 贴子: 6,082

闻思佛法,熏习正见

  • 目录:
  • 佛教
  • 10
    (知乎上回答过) 老问题了,也确实是关键问题! 一切法空的含义是: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的、无的、不存在的! 也等同于:一切法无自性。 自性就是自身、自己、自体的含义。一个东西存在,即有自性,一个东西不存在,即没有它自己!即无自性。某某有自性等于现在哲学说的某某是客观存在的。口语即:这东西真的是有,不是假的啊。 现在的人基本不理解这个‘一切法空’,打死他也不会相信‘一切法都不存在’。地球太阳房子手机那么真
    dbzgsy 4-17
  • 12
    1L BD
    dbzgsy 11-27
  • 48
    说五蕴皆空,或五蕴自性皆空,都是一个意思。 即:五蕴是没有自体的,五蕴是没有自身的,五蕴是没有本体的。五蕴是不存在的!(哲学上用词‘存在’)。 用手揉一揉眼睛,看见‘空中花’,说空中花是不存在的,那些‘空中花’是没有自体的。完全正确。 做梦,梦见一条鱼,说这条鱼是不存在的,没有问题, 这就是说鱼没有真实自体。 但你正做梦的时候,会觉得‘鱼’是真实存在的。
    dbzgsy 7-7
  • 1
  • 2
    法界是一个最宏大的概念,法界代表了全部的真实存在。 法界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或宇宙,是所有存在的总和。法界和世界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世界只是人们的一种规定,是人们所认识的一种现象的存在,人们承认对世界还很无知,世界需要不断地被认识,而在佛教中,作为圆满觉悟的佛,对法界做到了完全正确的认识,法界对佛而言没有任何秘密。佛教修行的一个目标,就是达到对法界真实的完全正确的认识,即,实证到无上正等正
  • 4
    心所知所感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相 着相,就是执着相,即认为相背后有真实存在的东西。 执着,也叫颠倒执着,即:把不存在的误认为是存在的,就叫执着!着相。 举例:早上醒来一睁眼,哦,天花板! 这就是着相了。因为你认为你看到的天花板是真的有天花板。这就是颠倒执着。 知道天花板是如梦所见,实际上不存在天花板,就算理论上不着相了。知一切法不存在,空无所有,就是不住相的第一步:知道都是假相,没真实存在。也就
    dbzgsy 10-20
  • 115
    流行的说法是:五蕴皆空的空啊,不是没有的意思。 可惜,佛懂得怎么说话,绝不会糊涂到连空表示没有的含义都不懂! 你告诉一个小孩说:这个盒子是空的,他会不知道盒子里什么都没有?小孩会理解成‘空’啊表示样样都有!可能吗?
    caa999 7-21
  • 22
    这是个非常流行的假冒佛法。 把许多人都弄得稀里糊涂的,做任何事都唯恐‘执着’了 等有空再细细分析。阿弥陀佛!
    caa999 7-21
  • 32
    老文改贴 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佛法讲解的资料。看过了不少解说佛法的流行文章,有些不同看法。 (欢迎指教或讨论) 一个常见的对‘空’的说法,就是拿
    caa999 7-21
  • 13
    【五蕴皆空】,【一切法空】--这些句子中,其中的‘空’字。 空字就是没有的意思! 这才是正常的汉语,要相信诸大译师们都是懂汉语、有文化的人。 【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这里无字、无所有,也是没有的意思。 如果不是这种意思,佛经里就不会用这 ‘空’ 字,‘无’ 字。汉语有词汇表示不是没有的意思,即:有字。 【五蕴自性皆空】也可以。 自性=自体=自身。五蕴没有它自己,五蕴没有自体。
    caa999 6-11
  • 75
    相似般若与真正般若 什么叫相似般若,什么叫真正的般若,搞清楚这个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释迦牟尼佛在《大般若经》里面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五十八: 时,天帝释便白佛言:“应为何等诸有情类,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趣?”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知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趣,应为解说。何以故?憍尸迦!于当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求趣无上正等菩提,闻他宣说相似般若波罗蜜
    dbzgsy 5-6
  • 9
    在大量的经论中使用了显现这个用词,有些人会把显现理解为一种客观存在,虽然不是象物质那样的存在,但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些人认为意识分别出来的法尘是一种虚妄,凡夫境界现量认识到的色声香味触他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他认为这个就是显现。 实际上,唯识无境是说,只有识、只有心是真实存在,再没有任何其他真实存在,心有认识的功能,圣者心能够正确认识,凡夫心则在错误认识。凡夫心在错误认识时,他会误认为存在种种的法,
    dbzgsy 2-13
  • 12
    读经论,看到有意思的句子,转摘一下。 金刚经-(菩提流支译本)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彼如来妙体,  即法身诸佛,  法体不可见,  彼识不能知。 后面多4句,也很好!
    dbzgsy 12-19
  • 204
    没上道 他自己以凡夫见曲解佛经,天天喜欢搞他凡夫的真空妙有,即空即有绕口令,攻击其他依经典的学佛者。 流毒无穷,当然也只能毒他自己和少数会被他带偏的人。 阿弥陀佛!
    dbzgsy 12-15
  • 17
    佛在《解深密经》里解的这个密是什么? --那就是人们在看了般若经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般若经讲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为什么不是顽空见? 佛在《解深密经》里的解释,就是为了解开这个甚深的秘密。有人说,我看懂般若经了,可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并不是说没有一切法,所以它本来就不是顽空见。对不起,那您这就是连般若经的字面意思都没看明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按您的这种理解,般若经里就没这个密
    渤海王 9-6
  • 76
    这里要做一个重要的区分,由于凡夫没有见到真相,所见都是假相,在假相中没有任何真实的法存在,但是凡夫会误认为有种种的法,并给这些法起名字。在讲真实存在的法时,会经常使用相同的名字,所以需要做一个区分。在讲真相时,我们称为梦外,在讲假相时,我们称为梦里。当看到一个概念时,务必保持清醒,注意是在讲梦外真实存在的心,还是在讲梦里虚假的法。比如,色声香味触法,我们说色,这个色既可能指梦外真实存在的认为有颜色
    岱启初 6-6
  • 4
    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准确理解是一个重点,他是一个经常被多重所指、极易混淆的概念。 这里首先要确定一点,佛法是要破凡夫所知一切法的,通过破掉凡夫一切执有的邪见以达到使凡夫见真的目的,破的过程是以一种以楔除楔的方式逐步破的,所以中间不可避免的会有逐层的安立,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一个被多重安立的概念。
    dbzgsy 6-3
  • 1
    下面对凡夫心来进行分析。 心识种子又分两种状态,一种叫种子状态,或称暗的状态,一种叫现行状态,或称亮的状态。由于心在恒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部分因缘成熟的种子活跃显现亮起来,我们叫现行,表示心对法界当下的认知。种子亮起来就会灭掉,在灭掉的同时,又会熏成新的种子,新种子的内容就是本次认知的内容。种子生起现行,现行又熏习成种子,新种子加入后所有种子相互作用,重业先报,又有一批种子生起新的现行,继而又熏成
    dbzgsy 3-8
  • 1
    什么是错误的认识和正确的认识呢?又何以会产生这种错误认识和正确认识呢?佛告诉我们,法界的真实存在就是心,除了心之外,再没有任何存在。心是一种认识性的存在,永远在知,永远在觉。由于凡夫无始无明,即凡夫的心里无始以来就是错误的记忆,心在生起认识时,心会产生一个虚幻的假相,这个假相只有凡夫自己可见,如梦中所见,他不是一种真实存在。凡夫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个虚幻的假相,而误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误认为假相
    dbzgsy 3-8
  • 1
    心是怎么构成的呢?两部分,一部分是心体,一部分是种子。心体好似一个心的框架,功能圆满,清净无染,恒常不变。所有有情的心体完全一样。心体也叫佛性,每个有情都有佛性,由于佛性的存在,决定了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
    dbzgsy 3-8
  • 1
    凡夫境界是言说境界,境界是指心当下的所有认识。凡夫只能认识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法,以及以这五种材料为基础,进行比量的思维,又叫法尘。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凡夫的主观感觉,也叫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他们并不是客观存在,所以,凡夫始终是在通过自己的主观感觉在反映客观世界,而不是直接现见法界的真实。凡夫的这种智慧叫比量智(就是意识思考分别的智),圣者已经离开了这种笨拙的比量智,开发出现量智,所谓开发,是指圣者通过对染
    dbzgsy 3-8
  • 1
    经核实吧主caa999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立高山顶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caa999 2-21
  • 70
    看来,caa999吧主也是一位对大千佛学思想颇为熟悉并欣赏的人,故而在吧中转帖了他的很多文章作品。 大千的确是一位网络上的佛法善知识,同时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著名唯识学者,慈氏学会的核心人物,韩镜清居士的高徒。
    ddaaiissoonn 11-27
  • 1
    一刀断除一切恶, 二刀愿修一切善, 三刀誓度一切众。 金刀剃下娘生发, 除去尘劳不净身。 圆顶方袍僧相现, 法王坐下大丈夫。
  • 55
    《十二门论》第一颂:   众缘所生法  是即无自性   若无自性者  云何有是法 如是诸法皆无自
    caa999 4-24
  • 0
    佛,菩萨,你,我,有情众生,本质上都是‘心’,你是一个心,我是一个心,佛是心,菩萨是心。真正存在就是这些心,很多很多无数的心。 你、我、众生等心,是正在做轮回大梦的心,(类似于你我心与有缘的其他心之间共同做一场联网游戏),我们这类心沉迷于轮回梦中,一直认为游戏世界的梦境就是真实的,梦境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即你我的肉身是真实的、桌椅板凳是真实的,房子是真实的,山河大地是真实的,地球太阳银河总星系都是
    dbzgsy 2-25
  • 4
    最近有许多佛友,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有了禅定功夫再来阅藏,效果会更好,甚至有人说应该开悟了之后再来阅藏。言下之意,应该先修禅定然后再来阅藏读经。 蒋劲松回应是:在同等情况下,有了禅定功夫之后阅藏效果肯定更好。问题是:对于既缺乏禅定功夫,又对经典缺乏闻熏的佛子,他们应该先修禅定还是先读佛经?当然,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肯定会有某些众生应先修禅定,然后再来读诵佛经,但是,对于大多数佛子而言,先读佛经后修
    dbzgsy 12-26
  • 1
    一切法如梦! 佛太会用比喻了。 远离颠倒梦想! 梦里的一切法是有吗?不是彻底空、毕竟空吗?
    caa999 12-19
  • 1
    差别与无差别,孰真孰假,孰是孰非! 诸法有差别相,此为世间 诸法无差别相,此为出世间 将诸法差别
    不生 1-27
  • 74
    佛法一方面讲空性,要破除我执,观身无我,是没有一个灵魂主体的,但另一方面又说轮回,那么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轮回是要有主体的,没有主体,何来轮回?
    订餐号 1-20
  • 101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 15
    ‘五蕴皆空’这句里的‘空’字就是‘没有’的含义。却不是顽空,为什么? 现在事比较忙,没太多时间陪你们无聊的扯。 只把要点提醒一下: 因为这里所‘空的、没有的’ 只是凡夫轮回梦中觉得‘真实’的五蕴,把凡夫认知内的虚妄假法毕竟空、彻底空掉,彻底没有,你才可能见到‘真实’、真如实相。真实存在的是佛菩萨亲证的离言境界,我有说佛菩萨亲证的离言境界也是假的、不存在的吗??? 自己分不清楚什么是空的、什么是有的,看见
    caa999 7-9
  • 4
    哲学吧被删贴保存 哪个小吧删了我的主贴??? 我大概猜得到! 科迷而已。这里是哲学吧。 我所谈也是与哲学相关的问题,虽说与佛教有关系。 科迷懂什么哲学? 如果有人说太阳明天会升起吗? 科迷会说:愚蠢!科学已经明确了,太阳明天肯定升起。 科迷懂什么哲学? 如果有人说物质不知道存在不存在。 科迷会说:愚蠢!科学已经造出飞机大炮了,还谈什么物质存在不存在。 科迷懂什么哲学?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科迷会说:愚蠢!我
  • 34
    因为学历资浅 很多文字要慢慢翻译。但看到很多争执辩论的人 不知道听那个的对。所以想问各位 学佛法 是多问还是靠自己理解经中意思再找人讨论?
  • 63
    @信徒75 关于净土得问题,有空到这里交流看法吧。 哲学吧里不太方便谈过多
  • 22
    取‘立高山顶’吧名,当然表达的是学佛者向往的境界。 相当于打个号召有缘人共同努力奋斗的旗号。 非要歪曲成 [吧主自吹自己已经到了高山顶]这种含义 ,想干什么? 这点语文理解能力,还好意思在这儿反反复复的喷? 世间流传的好话,不能拿来自我激励么?都说不得了? 连这吧名都看不惯,就请自便,这里不是你的投缘处。 这吧不会与这样的纠缠,大家时间精力有限,不做无谓的事情,也不留垃圾废话(自己去备份保存)。
  • 38
    可能与佛法直接关系不大。 仅作个人留记忆用。不喜勿喷。 阿弥陀佛!
  • 5
    唯识古义讲唯识无境,就是说世上只有心识,而心识所认识到对象,即心识之外的一切境界都只不过是凡夫的妄想,根本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世上只有心,所有众生都是以自心观他心,但由于无始以来的妄想记忆无量深厚,结果都是在本来唯有的众生心上生起自己业报成熟的那部分妄想,仅仅是因此才造成六道众生所见的不同,并不是世界上真的存在六道众生所见的各种事物,那只是因为众生妄想惯了随顺自己因缘成熟的记忆自然生起的幻象而已。
  • 8
    一般人理解不了天宫\龙宫\他方无量世界\佛菩萨庄严报身等等,说那是‘神话’,或对佛的神化。作此理解,等于全部否定佛法。 若没有龙宫、鬼神、神通等超越现代常识与科学的东西,那不管大小乘经典都是谎话连篇。如果佛和佛经连最基本的不妄语都做不到,说些鬼话骗后世人,佛法就根本不值得信和学。倒不如学四书五经,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古来多有读书人也是如此吧。于今尤甚)
  • 13
    学佛者之间探讨佛法的道理,我觉得:得依大家能够共同认可的佛经、论典的原文来讨论比较好。 有些有争议的著名佛经(如楞严经)都不太好当依据。反正佛经很多,许多道理佛都是反反复复说的。找公认的佛经应该不难吧。 论典我一般相信佛有授记过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的论。 许多中国祖师们的解释也未必能当依据。 辩论的基础:至少从双方都认可的地方开始。否则各说各的,就没多大意思了。 另:非学佛者来辩论道理,那么佛经都不能当
  • 5
    不正见的会赢! 因为人多力量大。
    dbzgsy 9-18
  • 1
    莲池大师年轻时,书写“生死事大”四字,放在书桌上策励自己精进办道。如果我们觉得这四个字和自己没有关系,真为生死的心没有生起来,那么学佛修行就还没真正入门。 印光大师说:“人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 彻悟禅师
  • 27
    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节选:   有人研究金刚经,认为金刚经是绝对讲空的,错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换言之,认为一切皆空也错了,因为一切有也是它变的。所以,楞严经中佛说了两句名言,「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也就是「无法相」的注解;即一切法,也就是「亦无非法相」这句话的注解。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离也离。所以金刚经并不是讲空,它只是说在见道的时候,见法身的时候,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
  • 6
    一些唯物者经常质疑唯心,说难道你们睁眼看见就有物质,闭眼物质就没啦? 或:你活着就有物质世界,你死了物质世界就消失啦?(你死了地球还是存在!) 其实唯识比他们质疑的还要离谱! 唯识说:即使你睁大眼睛,也不存在什么‘物质’! 根本不是你不死就有、死了就无的事情。 你睁眼,也只有颜色这些主观感觉,依靠主观感觉不能证明有物质存在。 人是看不到‘物质’的!
  • 43
    般若是佛法不同于世间法的主要特质。因为这是音译,一般粗略说叫‘智慧’。 那‘般若’说的是什么意思?也即在佛法里,‘智慧’是指什么样的情况才叫有智慧? 或者说:这个‘般若’,‘智慧’是具体什么含义? 先立个话题。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向慧心

目录: 佛教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