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吧
关注: 52 贴子: 433

道可道,非常道

  • 目录:
  • 人文学科
  • 56
    内篇 逍遥游 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形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部广阔,不知道有几千里宽。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鸟啊,当海水激荡、飓风刮起的时候,就要迁往南海。那南海,就是一个
    玄牝氏 6-2
  • 1
  • 3
    《庄子》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杰出、深刻、优美、生动、充满怪奇创作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集,它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是值得我们永久开发的艺术宝藏。现仅就较为突出的几点略加介绍。 其一,开创了“寓言”“重言”“卮言”三言并用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庄子不仅提出了三言之名目,还对三言在行文中的作用、自身的艺术风格特色,以及运用它的背景原因等,作了明确的说明(请参阅《寓言》首段及《天
    皇天915 3-16
  • 0
    庄子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反映在庄子思想和庄子文学成就两大方面。从思想方面看,由于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的学说,在当时,形成了与儒、墨鼎立的形势,而后作为儒、道、释三大家之一的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近两千年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作为老庄哲学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旷达超脱,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为人处世上的清廉正直和真实无虚的理想人格的塑造,都是有益于人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高的,对儒
    玄牝氏 2-1
  • 0
    庄子的美学观点与儒家的美学观点恰成鲜明的对照。庄子认为,世代的衰微与性情的丧失,就在于物欲的膨胀和艺术、智巧等的出现与发展,他指出:“文灭质,博溺心。”认为只有抛弃了音乐,毁掉了文绘,才会使耳目恢复聪明;只有破坏了机械,才能获得真正的技巧;只有把流行的种种人为的装饰统统抛掉,人类才会返朴归真。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文艺术。然而庄子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文章写作)中,却无法摆脱潜在的固有的审美意识
    玄牝氏 1-30
  • 0
    我们现在看到的《庄子》,都源于晋代郭象注本《庄子》,此本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三十三篇。最早的著录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庄子》五十二篇”,可见庄子的著作未能完整地流传下来。关于《庄子》三十三篇真伪问题的提出,始于宋代的苏轼,他认为杂篇中的《让王》《说剑》“浅陋不入于道”,而《渔父》《盗跖》诋毁孔子,均属伪作。后来亦有不少学者或从学术思想、或从文笔风格、或从历史事件出发,研究各篇
    玄牝氏 1-28
  • 0
    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宋国蒙人,曾为蒙地漆园吏。庄子生活在战国前期,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当时周朝名存实亡,诸侯纷争,战事频仍,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身处政治黑暗、尔虞我诈、民不聊生的环境中,庄子感同身受,对昏君乱相及趋炎附势之徒感到无比的憎恶,而对苦难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对庄子的人格作过这样的描述:“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玄牝氏 1-27
  • 0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
    玄牝氏 1-26
  • 0
    被称为老子的人究竟是谁,他生于哪一年、卒于哪一年,迄今为止还是一个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提了三个可以被称为老子的人物:第一个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藏室之史,跟孔子同时,孔子还曾经向他请教过“礼”,《道德经》五千言就是他写的。第二个是老莱子,也是楚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第三个是周太史儋,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现在很多学者都采用第一种说法,认为
    玄牝氏 1-25
  • 0
    道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哲学、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核心是“道”和“德”。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和本质,它是万物生成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政治上,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他们认为,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度干涉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而是要以身作则、引导人民走向正途。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对许
    玄牝氏 1-24
  • 0
    申请人:@姬滕玉♀ 申请感言:我是一名热爱道家思想的学习者,非常希望能够为道家学派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有信心和热情成为一名优秀的吧主,为道家学派吧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玄牝氏 1-23
  • 0
    有没有人可以翻译一下张湛的这句话:况心乘于理,检情摄念,泊然凝定者,岂万物动之所能乱者乎?
    玄牝氏 11-12
  • 0
    我家乡没有道观,现在在外面上学,听说梧州有道观,就一直想去看看。今天终于如愿了,道观不大,只有一位阿姨坐在门口,她说不要钱,免费进去。三清宝殿里面有香,随便拿,不要钱。我烧了香,捐了20元,为道观尽一点绵薄之力吧,我是学生,没什么钱。
    玄牝氏 11-4
  • 0
    终于把《道德经》、《庄子》、和《列子》看完了!
    玄牝氏 8-23
  •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理解的是 这天地太TM不仁慈了 我们都是一帮*** 是这个意思吗‘?
  • 0
    兼职招聘:历史/国学/商道课程主讲老师 薪资待遇:3-5万元/月 工作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海淀区) 国学授课讲师岗位职责如下: 授课群体:创业者、企业领导、企业高管 授课内容:东周历史文化、鬼谷子学派、兵家学派、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刘邦传记、曹操传记、李世民传记、曾国藩传记等国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任职要求: 1:对历史、国学、商道有较深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各大学派、朝代兴衰规律、人物传记等方面有较深研究
  • 7
    我曾与一名年轻的道长讨论过批判宗教的问题,他的答案立意我虽然不完全赞同,然而很有启发性。我把他记录下来,供大家分享。这位道长说:“能给与众生快乐、指点终生迷途、带给众生信念与勇气的,都惹了众生的莫大的因与果,带有众生的信仰,成就了莫大的气数。它的兴与衰只于众生的信念有关。”
  • 0
    经核实吧主无忧无虑小道士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道家学派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9
    【前言】 今日晚间闲暇时重温了庄子。刚刚睡觉时候,莫名其妙的梦见了庄子与惠施。在梦中,惠施变成了一个迷茫的公司现代人,只求找到灵魂印象中的庄子,可是庄子却不在。而他在上班的路上,发出了自己的自白。奇怪的是我从来没看过穿越剧,而这个梦却非常有趣真实。于是醒来赶紧记下梦中场景。中间有错别字,请见谅。一个故事而已,满纸荒唐言,不是历史,也不必和历史上的惠施相套。
  • 11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心中的一直有一种隐士情节。在我的意识中,道者和隐士是智慧、淳朴、平淡而又和光同尘的代名词。为了找寻心中的隐士,我也算走过半个中国了。无论是青海湖、玉龙雪山脚、丽江、终南山还是武当山都去过很多次了。终南山的佛道修士很多,但遗憾的是很少真正为我解惑。现在人过不惑之年,已经没有而立之时的动力了。然而人生的起起伏伏,愈发让我受益很
  • 1
    《老子》 主张:认为“道”时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 7
    一楼致敬先哲老子 【纪念曾经的春秋战国,缅怀那逝去的诸子。道、法、儒、墨、阴阳、兵、纵横以及后来的禅宗,你方唱罢我登场。刀光剑影中,谁能笑傲群雄?这是一个没有流血的江湖,却影响着中华千秋万代。】
    dfmaoxp 12-20
  • 33
    “无为”思想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有人说“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就是“消极避世”,这些都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误解。其实,历代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这篇小短文,是为了总结历代大家对于“无为”的解读。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大家喜欢哪种解释就随自己喜好了 “无为”到底指什么呢? 对于前人文献的总结,“无为”的内涵大体分为四种:一说顺应“道”的行为;一说无目的行为
  • 5
    形而上学的演变吏几乎等同于哲学的发展史。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全新视角的探索,使他成为20世纪最富魅力的哲学家。通过对海德格尔“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与道家“贵己”思想的对比,对海德格尔达到“本真”的途径与道家“复归于婴儿”的思想的对比。对海德格尔“个体化”理论与道家形而上之“道”的对比,可以发现:道家的“道”与海德格尔的“本真状态”不同。老庄道家思想的精髓在于“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
    dfmaoxp 6-9
  • 1
    没有哪个先秦学派像墨家那样对于科学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热情。墨家学派的《墨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他对于数学中的极限,物理学中的力学、光学都有着精准的定义和详细阐述。他还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更史无前例的涉及到了简易相对论理论,提出了空间和时间不可分割的观点。根据《墨经》的记载,中国人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两个世纪,与欧几里得一样对几何学进行了朴素且严密的定义。可叹的是《墨经》
    大二笨 3-18
  • 16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反。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其中,不管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谈论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和【意识】,是对自然界物质和人类精神抽象而来的概念。其中,【意识】多是指人类的意识。
    大二笨 12-18
  • 0
    老庄之学,一生所爱
  • 0
    阴阳家学派 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驺奭:战国齐国稷下学宫学者,采用邹衍学说入自己之文,人称雕龙奭。受到齐王的赏识,在稷下学宫与慎到、田骈齐名。齐王为他们修建豪宅。驺奭著《驺奭》12篇。 偏向道家学派 尹文:齐国稷下名家学者,著有《尹文子》。 田骈:又称陈骈,战国齐国人,早年学黄老之术。有辩才,尤好争论,
    大二笨 2-17
  • 3
    执着是对,变通也可。 有毅力是好,能放下也不赖。 愚公移山没错,智者绕路也行。 世上本无对错,有对错的是人心啊。 和大千世界一样, 《老子》就一部矛盾的书, 读老何尝不是读自己? 各取所需吧。
    大二笨 2-17
  • 5
    谈一下我个人理解的道家三位代表人物之一的杨朱,另两位分别是老子和庄子。我们熟悉的“一毛不拔”的成语出自于他。开玩笑的说,杨朱可以说发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提出了“一毛不拔”的思想,也恰恰因为这“一毛不拔”的学说背上了千年“极端自私”的帽子。实际上,杨朱的“一毛不拔”有可能是被统治者妖魔化了。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杨朱哲学能够站在个人的立场为天下人服务,认为个人的“一毛不拔”的权利应该得到
    大二笨 2-17
  • 2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陈鼓应,1984,《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 高亨,1956,《重订老子正诂》,北京:古籍出版社。 蒋锡昌,1937,《老子校诂》,上海:商务印书馆。 樓宇烈,1980,《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王卡(点校)1993,《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 古棣,1991,《老子通》(上部:老子校诂;下部:老子通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饶宗
    大二笨 2-11
  • 0
    《老子》四十七章说: “不出户,知天下”,足不出户,却知道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不用从窗户看,却懂得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走得越远,知道的反而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所以圣人不出去视察,却知道天下的一切。 “不见而名”,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却明白得很。 “不为而成”,什么也没做,事情却办成了。 还望有识之士解答: 足不出户,如何知道天下?走得越远,为何知道的反而越少?常言道:读万卷书,行
    大二笨 2-11
  • 4
    老子第三章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此章是争议很大的一章,有人认为这就是老子的君人南面之术,是典型的愚民政策,让人民变得越来越傻;有人认为“愚”在老子那里不是贬义词,与“真朴、纯真、没有狡诈之智”等联系在一起,所以这里的“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是让人民回
    大二笨 2-11
  • 0
    各位爱好道学的朋友欢迎加入诸子百家群,群号:122342722
  • 3
    水,有灵, 生命的起源, 天一生水; 水,无色、无味, 不污浊,也不清澈; 静静的映照着飞翔的鸿鹄; 水,可方,可园, 无常态,无形状;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至间; 水, 可以液态, 可以气态, 可以固态, 水, 滋润万物无声; 洗涤万物无私; 水, 默默的往下流, 不争,无为; 心似水,可广博; 略似水,可进退; 动似水,可凶猛; 静似水,可深藏; 水, 居于众之所恶; 故几于道。
    大二笨 2-9
  • 2
    老子严肃,庄子活泼; 老子闷骚,庄子率真; 老子睿智深邃,庄子灵慧聪明; 老子哲中的诗人,庄子诗中的哲人。 老子糟老头,像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 庄子帅小伙;像个朝气蓬勃的年青人; 老子上善若水,万千变化一闪即逝, 庄子看淡生死,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老子有点寡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庄子有点善感,鼓盆而歌、相濡以沫,何处才能相忘江湖? 老子看破一切,知者不言,大道无欲无名, 庄子亦是看破一切,唯独看不破内心
    大二笨 2-9
  • 4
    “世皆以荣显,独道以微彰。世事瞬幻,唯道恒常” 不要忘记婴孩时候的我们,那是真实的自我。 不要忘记我们最初的本心,那有一颗与生俱来的无邪、宽容、博爱、天真。 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志向。只有心依然如同当初那样,才可能从始至终如一。 老子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世事无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支撑我们人生的,往往也是让我们崩溃的。 当迷茫劳累的时
    大二笨 2-9
  • 10
    此贴尝试打破冲突,欢迎,道、佛、儒、西哲各路观点的探索。道、佛、儒对“心”都是什么理解的? 通常我们说“相由心生”为“面相的好坏由心的好坏来决定”。不同的心有不同相貌,可以引申为“心决定外在的祸福”。这和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些类似~~其实,“相由心生”的“相”理解为面相是有典故和考究的。源自于唐代裴度的故事。大概是说一相师观裴度的脸相后,说他面相有横祸至死,要努力修善
    大二笨 2-8
  • 1
    ——读《孟子·滕文公》有感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墨子:人自力更生,热爱劳动; 杨朱:人摆脱束缚,热爱生活; 墨子:社会就是我们温馨的追求; 杨朱:自然就是我们梦中的向往; 墨子:相濡以沫,我们共患难; 杨朱:相忘于江湖,我们同逍遥; 墨子: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何在? 杨朱:私人的尊严与自由何在? 墨子:天下为公,义不容辞! 杨朱:一毛不拔,不容侵犯! 墨子:我们的世界我们是主人; 杨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