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783,458 贴子: 11,988,927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0
    众所周知 在三国时代 士兵的工资和官员的工资都是用粮食来支付的 比如某某官员 10石粮食 所以在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口 你拥有多少土地 多少地盘都是虚的 你治下拥有多少纳税的人口 才是最好的资源 平均每10-15个百姓就可以养起1个士兵 但是听说江东很多的豪门氏族 官员都拥有自己的私有佃户,这些隐藏的人口是不需要向官府纳税的 据说是江东百万人口 隐藏的这种私有佃户就有几十万 全部都是那些家族的私人财产 是不需要向孙权这个官
    阿宇123 23:22
  • 76
    曹丕称帝后肯定是四征更高不用说,曹操时期呢?网上两种说法都有,不知道该听哪边。
    ckboman 22:45
  • 214
    前言:公元25年,刘秀,后来的光武帝,在洛阳城旁的洛水边庄严宣誓,他决不会因为自己的哥哥遭朱鲔杀害而寻求报复。这一行为被后人誉为洛水誓言,成为千古佳话。而在公元249年,另一位历史人物司马懿也在洛水边效仿刘秀,誓言他不会对政敌曹爽秋后算账。但事实证明,司马懿的承诺如同放屁。它所引发的道德沦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成为道德体系崩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转自我认为看过最好的一个观点:洛水之誓不仅是一个
  • 1
    让没看过漫画的猜一下图中人的名字,能猜到几个(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猜)
  • 14
    可能是B站的商单吧。现在很多历史UP都喜欢讲三国。但我还真头一次看到把曹魏地盘儿都说不对的up主。能有70多万粉丝。
  • 1
    刘琦在储君之争里失败后和刘备抱团,孙刘赶走曹操后,以荆州刺史的身份在荆州善终,结局已经不错了吧。毕竟他在储君之争里失败了,荆州和他没有关系了,还能换个方法当一把荆州之主。对比一下,袁尚袁熙可是跑到辽东都免不了一死
    忏魂曲 22:41
  • 20
    诸葛亮在隆中的小茅屋里给刘备说的天下有变,在后面确实出现了几次,但是蜀汉没有抓住任何一次 1、曹丕篡汉 蜀汉刚刚失去荆州,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刘备不打曹魏打孙吴,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2、司马懿高平陵之变 姜维北伐,可惜打不过陈泰 3、寿春三叛 同上 4、司马懿杀曹髦 同期未见到蜀汉有所作为。 5、司马氏伐蜀 如果蜀汉能顶住这一波,那么大概率能续到晋篡魏。 综上,真正有机会的就是刘备那一次。刘备输了,后面国力大损,怎么打都打
    我好萌哦 22:11
  • 183
    诸葛亮不用多说,刘备绝对是诸葛亮最好的伯乐,教员大力夸赞刘备会用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任用了诸葛亮,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都是千古佳话,刘备很信任诸葛亮的性格和能力,所以才能完全信任地放权 陈寿评价刘禅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其实就是刘备的功劳,因为刘禅刚登基,诸葛亮权势和威望就很大了,用不用都不是他能决定的 包括出师表里提到的一些荆州派贤臣,大部分都是刘备跟诸葛亮商议留下来的人 李严文武双全,兴修水
    我好萌哦 21:58
  • 505
    可为什么一大堆人拿这件事黑孙权薄情寡义?感觉有点尬黑。在孙权之前,貌似没有帝王追封兄长为帝的先例吧?
    友盟李飞 22:22
  • 777
    考证刘备夷陵之战兵力,并行考证益州兵力。 如果北不守汉中南不守南中,也不留留守后方部队,然后被杀8万____就可完美完成《傅子😂》要求
  • 127
    理由1,除开帝王外,陈寿只给两人单独列传。其中就有陆逊。单独列传说明什么,这个不言而喻大家都懂。 理由2,金圣叹评价陆逊为三国第一人,金圣叹的点评能力和客观程度也不用多质疑吧?他敢说自己点评天下第二,我觉得没人敢说自己天下第一。 理由3,陆逊一生无败仗,夷陵之战胜刘备,江陵之战退曹丕,石亭之战大败曹休。无论大小战役无失败案例这是三国中任何人都没有做到的。无论是曹操刘备孙权还是诸葛亮司马懿关羽张辽张郃曹真
  • 60
    六朝好像就南陈和东吴一直没有打下淮南吧(不是很了解其他朝代,错了见谅)我知道的就这几点 1 孙权本人军事问题 2 部曲制 手下不肯用全力 3 合肥坚清壁野无法获得粮食加上后方还有寿春支援, 最有机会应该是1 孙权第一次北伐 2 诸葛恪新城之战 3 淮南三叛乱 只能说可惜, 四英杰里好像就吕蒙在合肥有表现,周瑜早逝,鲁肃陆逊好像没啥表现,不过四人在荆州都有表现就是了,不过陆逊后期是不是有点摆了 孙权一直亲征是因为淮泗集团相继去
    伊月千寻 20:58
  • 342
    我的观点是曹操不想称帝。但他死前也知道了儿子曹丕准备要篡汉,可他已经要寄了,也管不了这事了。吕思勉《替魏武帝辨诬》里也说,曹操无篡汉之心,一直想当晋文公,周文王这种人。称魏公,魏王这种和着手篡汉无关。曹操和诸葛亮是一类的。
    duoshicuode 19:05
  • 923
    我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一伐曹魏关中无备三郡响应,时机最好,可惜诸葛亮摊大饼,分兵6处以上,自己坐镇中军却不懂灵活调度和及时支援,先是力排众议重用马谡结果马谡临阵逃跑,别出心裁的在箕谷设疑兵结果被曹真看破,赵云兵多于賊还被賊所破,各处战场被各个击破。一伐天湖开局但是结局惨败,彻底证明了诸葛亮就是个平庸的统帅,只能打打孟获这种无脑蛮族,对上曹真这种名将根本不行,更别说后
  • 0
    d带火还知道什么三国时期的野💩吗
  • 10
    刘备三令五申,夺取西川不能急,要保留自己仁义的名号。 然而一问庞统该怎么办才能双全?庞统就说要丢掉仁义大旗。 刘备再次强调不能这么干。 法正、张松等人是投降者,很急,想让刘备尽快杀刘璋。 庞统又告诉刘备说要杀刘璋,还说这是法正的意思。不是,庞统,你是谁的谋士?为谁的利益服务啊? 刘备再次强调不行。 结果庞统私自干事,摆鸿门宴刺杀刘璋。刘备怒了,拔剑制止。 庞统差点坏了刘备大事。 反观诸葛亮,劝刘备继承荆州时
  • 44
    刘备集团地盘最大的时候,拿下荆州和益州。 往西南发展是不可能的,西南边是东南亚,没法发展; 往东发展,就是打孙权了,不行 往东南发展也不行,交广两州被孙权拿下了; 往西发展,青藏高原太高了了,大汉鼎盛的时候都去不了,何况只有三分之一的刘备。 只能往北发展了。 往北发展有两条线,就是隆中对说的荆州、益州两面出兵,拿下长安洛阳。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荆州出兵最快速也容易些,这就是为什么关羽一支偏军就能打到曹操要
    mmssfdy 18:10
  • 16
    养父是孙权举主,自己是孙权同学,本身上位主要就是拼爹。 —— 夏侯尚、张郃军三万人主要在中洲牵制诸葛瑾、孙盛、潘璋等人的援军。 陆逊派的蒋壹战死(领兵拒刘备有功,还赴南郡,与魏交战),韩当保江陵东南(夷陵之战和三路伐吴只差一个多月)。 所以,双方实际兵力恐怕差不了多少。 再说江陵城本身是几百年大城。 石阳之战就是败仗。 被司马懿俘斩万计倒是一眼假,至于说多有战果到也说不上。 只能说在蜀汉诸葛亮一共一个县(武
    沐子Sway 17:53
  • 18
    汉中之战这种小战役被吹成曹刘大决战一样,疯狂抹黑周瑜和吕蒙,孙权,搞出孙权诈败骗周瑜,药死吕蒙的阴谋论
    沐子Sway 17:45
  • 102
    刘备入蜀刘璋给兵给钱给粮,刘备驻扎期间刘璋又是数次给刘备加钱加粮,到最后刘备表示张鲁我不打了,我要回去救孙权,你在给我一笔回去的路费,刘璋给了一半刘备就反手带人打刘璋去了。 从个人和军阀两个角度来看 军阀:军阀是不讲道德的,在洗白上岸统一天下恢复民生前,军阀只有成功的和失败的,烂和更烂的区别,不存在可以一个一边征兵一边征粮,还能把民生维持的比之前更好的神仙。 相互间征伐也不需要理由,上当了说明你蠢,失
  • 83
    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yunbailu 3-4
  • 68
    为啥刘备要借南郡,他不是有了四个郡了吗? 湘水之后为啥不还南郡,还了南郡的话,东吴还会不会白衣渡江? 之前看有人说夏口军略要地,跟南郡互换是正常的利益交换,那刘备为啥不换回来? 荆州这七个郡到底是什么情况?以经济、人口、军事这些来说
    ckboman 17:05
  • 10
    我查了两个版本的《二王尺牍集》都没有这段(原书只收录了《姨母贴》,《丧乱贴》,《二谢贴》,《得示贴》,《哀过贴》,《孔侍中贴》,《中秋贴》,《寒切贴》等作品。) 《中国法书选》里《王羲之尺牍集》,《王献之尺牍集》也没有这段。 之后,我才发现这段原来出自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收录的一篇关羽的文章(严可均称出自《山西通志》及《尺牍集》,那么问题来了,谁告诉你这《尺牍集》是《二王尺牍集》了
  • 53
    三国区应该有八成的热度都是演义给的吧,演义可是我们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诸葛亮火遍东亚三国,关帝庙广泛分布海外甚至东南亚,这一定程度上都依托于演义,日本那里的三国志到了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就完结了,很明显受演义影响 虽然说蜀国人物得利比较多,但肯定也间接地带动了魏吴人物的名声,关羽在演义塑造成了无敌的武圣形象,诸葛亮智圣无双,但终究失败,所以他们的敌人会被衬托起来 我本人既看正史也看演义,演义就当同人作品
  • 157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 52
    征求一下大家对姜维的看法与意见
  • 1478
    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吕蒙功绩就只有一个伐荆州啊,吕蒙有以下功绩,吕蒙所推荐孙权所建的濡须坞挡了曹魏三代明君曹操三次伐吴,曹丕三路伐吴,一共五次伐吴,都使得曹魏对于东吴无功而返,这是其一,二,吕蒙一伐荆州,攻心拿下郝普,直接拿下了三郡,这是其二,三吕蒙白衣渡江,不废一兵一卒拿下了半个荆州,使得东吴拥有了第三个州这是其三,而且拿下荆州后秋毫无犯,甚至底下有人拿老百姓斗笠,给枭首了,四,吕蒙在皖城之战,献
  • 6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的三国时期,加上后世追封的,一共有多少个皇帝啊? 有没有老哥给详细说说啊?跟以前好久没见的朋友喝酒聊到三国了,说多少个的都有(都不咋了解历史)
    NaN 14:09
  • 5
    明显有bug。 首先民间信仰中老关是正神,我也没干啥坏事,就因为有睁眼关公,然后你给我收了。那算什么正神啊,难道我太城市化了吗。 那如果我没事就证明这说法就是假的。 无懈可击。 所以我推断,很有可能是以前的雕刻师不想雕眼睛才这么说的。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
  • 8
    曹操去世,曹丕篡汉后,也算天下有变了,但奇怪的是,如此好的机会,刘备却不去北伐,反而去东征孙权。到底是什么原因?史书好像也没写。 更奇怪的是,刘备东征失败后,如此好的机会,曹丕竟然不去打刘备,反而去打得胜的孙权。刘备和曹丕都不是无能之人,但他们的选择却着实奇怪。 曹丕活着的时候,诸葛亮也不北伐,直到曹丕去世两年后,诸葛亮才北伐。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刘备和曹丕达成了某种协议。 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史料?
    玄铁骑 12:13
  • 78
    感觉刘备也是有想法逞英雄的意思,各位怎么看,欢迎批判
    123丶扬 10:55
  • 373
    “学得了一些诈谋诡略,如诈病回建业,白衣渡长江,但是没有学会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中国解放军出版社。作者: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夏侯子桓 09:57
  • 127
    孙权200年继位东吴君主,到252年去世,52年间无论是自己亲征还是派人作战,东吴对曹魏蜀汉都没有大败过,而且有大胜过对方。可能有人要说合肥之战了,但是最严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那次也只是损失几千人,损失并不大,我认为的大败是指通过作战丢失重要领土或者被歼敌上万算的是大败,按照这个标准,孙权在位期里魏蜀吴交互战绩里的大败分别为: 曹魏有南郡,汉中两场丢失重要地盘,赤壁,石亭,襄樊损失大量人马 蜀汉有荆州损失大量地盘
  • 67
    新三国就是星彩爹历史顾问,一堆宫斗阴谋论,这次又要整活了,能不能建议星彩爹不要太主观什么都扯制衡、阴谋。一部剧有时候对历史人物刻板印象影响真的很大
  • 1323
    周瑜第一 打赢赤壁之战,从此三分天下。 吕蒙第二,白衣渡江收回了荆州。 陆逊第三,打赢夷陵之战,抱住了荆州。 鲁肃是最无能的,不止没什么建树,还坐视刘备做大。
  • 19
    本来想说【常识】的,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
  • 451
    整个三国 相互之间都没什么进攻胜局 而且其实拆碎了就不算战绩了 把战庞德都拆成两次 这没意思 实际赤壁之战刘备入蜀三国定雏形之后的三国相互之间进攻战役就这几场胜: 刘备取汉中 吕蒙袭取荆州系列战役 邓艾钟会入蜀 没了 从刘备入蜀 三国定型开始 就这么多 关羽那个算一场败 大意失荆州 哪有把战役拆碎的 你要是拆碎 那街亭之战前 诸葛亮是不是要算成北伐成功好几场 败只算一场街亭? 有这么拆的么 总结是:三家进攻战都不咋行
  • 5
    看三国演义里,孙尚香和刘备如胶似漆!历史上真的这样吗?毕竟两人相差年龄很大! 影视剧的孙尚香镇楼
    ckboman 6-29
  • 274
    赵云为什么很少带兵打仗 文武双全高大帅气 难道就是没有带兵之能?
  • 85
    不借的话,孙权集团要兵分四处! 1,合肥方向要抵御曹操 2,江陵南郡方向要抵御曹操 3,要腾出兵力入川夺取益州 4,还要预留一部分兵力防范刘备集团。。。。。。。。。。 几遍兵分四处,还要能打下益州,并且在汉中打赢曹操,不然益州危险了。。。几遍在汉中打赢了曹操。。。依旧面临北有曹操集团,南有刘备集团的夹心饼干,这种战略困境。。。。 借的话,孙权集团只需要兵分两处,,,,省了两处。。。 1,省了江陵南郡方向曹魏集团的
  • 650
    1.一个26.27岁在家读书种地没有出过仕的青年,能把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清晰,不牛? 2.东吴版鲁肃的《塌上策》无非意思就是靠长江天险守江东。甚至连刘表守不住荆州都没看出来,还建议打刘表呢。《隆中对》白纸黑字写的“而其主不能守”。周瑜所谓取益州之策甚至都是赤壁之后的事了。 3.“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和后面的剧情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开天眼了。 4.有人说。隆中对是个错误战略。是因为没考虑到东吴也要荆州。那是
  • 18
    为什么齐桓公能不计较射钩之恨,曹操也能原谅张绣的杀子之仇,刘备确放不下关羽之死呢?
  • 580
    很奇怪啊。逻辑是这样的:1.诸葛亮北伐,是优势方,连曹魏都难抵御其锋芒,这些时间精力用来打吴的话战果一定更大。2.虽然北伐有优势,但我相信诸葛亮自己也清楚,有生之年根本灭不了魏,他也清楚,在他去世后,蜀国的希望会更渺茫,蜀只有一个益州。所以蜀急需的是扩大地盘,增加容错。3.综上,先灭吴是最好的选择啊。而且和兴复汉室不冲突,吴称帝,按最终目标来说,迟早也得灭。而且刘关张三人都栽在吴手里了,蜀国上下更有动力。
  • 8
    诸葛亮没什么军功,但能成为蜀国最有权势和威望的权臣,不仅依托于他的超强内政能力、小六边形属性和刘备对他的信任,更依赖于他会处理人际关系 历代权臣像刘裕曹操这种都是有军功的,打了半辈子仗才开疆拓土有了篡位的机会,而没有军功的王莽却能搞和平篡位,处理好人情关系和品行名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区别不同的是王莽是装的,而诸葛亮对蜀国是绝对忠心 诸葛亮早期周旋于荆州士族圈内获得了友谊与认可,和本地士族有政治联姻,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